大明鎮海王_第187章,一本萬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至於陸地上發賣糧食的買賣,他現在底子就看不上眼了,這類辛苦錢還是讓給彆人去賺吧。

“這還僅僅隻是走一趟朝鮮,如果將來有機遇去歐洲、去非洲呢!”

【領現金紅包】看書便可領現金!存眷微信.公家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幸虧這買賣也是有他的份,這船隊和玻璃廠是分開的,船隊賺的錢是船隊的錢,玻璃廠賺的錢是玻璃廠的錢。

“一艘福船大抵能夠裝六千五百石糧食,五艘船便能夠裝三萬兩千五百石糧食,足足五百萬斤大米,短時候內來講應當充足用了。”

這還是糧食買賣,屬於這個期間最贏利的幾個買賣之一,和鹽、鐵、絲綢、茶葉、布匹等買賣並列為這個期間最贏利的買賣。

至於海事學院的學員們此時正在停止起航前的物質補給、船隻查驗、帆布修補等事情,籌辦再次返回大明。

算到這裡,杜明恩整小我都笑的合不攏嘴,這銀子來的太快,太輕鬆了。

並且遵循劉晉的叮嚀,優先將玻璃成品賣給能夠供應大量糧食的販子,用糧食來采辦的話,還能夠賜與代價上的優惠,以是這一次也是采購到了充足的糧食。

(查了下質料福船長超越24米,寬超越9米,載重量超越500噸,這裡算最低的500噸來計算,500噸即是100萬斤,明朝一斤大抵為560克擺佈,一石大抵為153斤擺佈,我這裡就簡樸的去掉零頭來算,大師不要去太計算這個。)

這更是果斷了他跟從劉晉發財致富的信心。

他之前隻是做糧食買賣,冇有打仗過海貿這一塊,對於這海貿的利潤並冇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直接采辦大米天然是需求多費錢,但是杜明恩手中現在真的不差錢,這一次帶過來的統統玻璃成品都被朝鮮的販子搶購一空。

一斤稻穀脫殼結束以後能夠剩下大抵七兩大米,這直接帶大米回大明就意味著能夠多帶上三成的糧食,這筆賬,杜明恩天然是算的清楚。

“這玻璃的買賣還真是一本萬利,一船的玻璃成品帶過來,不但僅換返來五百萬斤大米,更是換返來三百萬兩白銀,采購這些糧食所花掉的銀子連零頭冇有。”

此時,在杜明恩的雙眼當中,這麵前波瀾澎湃的大海就彷彿是儲藏一座座金山、銀山的聚寶盆,隻要有船,他便能夠從中獲得無窮無儘的財產。

但是劉晉呢,一個西山煤業靠著賣之前冇人要的煤炭僅僅在都城這邊就能夠賺百萬兩銀子一年,搞出來的玻璃廠,那更是暴利的東西,古今樓都是都城達官權貴們爭相消耗的處所,現在又跑到陸地上來發財,來一趟朝鮮竟然能夠賺三百萬兩白銀。

對於玻璃成品,特彆是鏡子,朝鮮人和大明這邊的人一樣,幾近冇有任何的抵當力,更何況這些學員們傾銷的時候,一個個都是一口一個‘在我們大明如何、如何樣’、‘這東西在我們大明也是非常希少、貴重的’、‘這是我們大明最風行的東西’、‘隻要大戶人家才氣夠用得起’等等之類的。

仁川港內,五艘大福船這裡繁忙非常,雇傭的朝鮮人正在賣力的將一袋袋大米搬運到大福船上麵,搬一袋大米便能夠獲得一文錢,又不需求跑多遠,如許的功德但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想到這裡,杜明恩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