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朱元璋,我當逍遙王不過分吧?_第212章 良善之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冇錯,我家孩子能識幾個字,還多虧了孔府的夫子呢,可不能冤枉了孔府呀。”

衍聖公孔夕學強忍著心中的憤激和噁心,咬著牙,雙眼死死地盯著騎在高頭大頓時的吳王朱樉,冷冷地問道:

畢竟,在他們心中衍聖公,多好的一人啊~

朱樉聽聞此言,卻並未起火,反而還是一臉落拓地坐在馬背上,慢悠悠地晃著馬鞭,不急不緩地說道:

可他畢竟在這人間摸爬滾打多年,雖說心中憤激難平,但麵上還是強行壓抑住肝火,不卑不亢地言道:

“孔聖第五十六代子孫,當代衍聖公孔夕學,拜見吳王殿下!!!”

待雄師風風火火地趕到孔府前時,隻見那孔府門前的廣場上已然密密麻麻地堆積了幾近本地統統的百姓,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場麵非常壯觀。

老者這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四周的百姓們聽了,也紛繁點頭稱是,很多人臉上都暴露了對孔府的感激與保護之情。

“殿下,您可不能聽了那些小人的片麵之詞就冤枉了好人呐。”

···

···

他麵色烏青,眼中儘是恨意,可又無可何如,隻能強忍著肝火,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來:

這老者在本地也算是有些聲望,與孔府乾係匪淺,現在見衍聖公被如此歪曲,心中自是忿忿不平,便鼓足了勁兒要為孔夕學申冤。

“就說那東邊村的老李家吧,客歲遭了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口長幼都餓得眼冒金星,差點就活不下去了。是孔府曉得了這事兒,當即就派人送去了糧食和衣物,這才讓老李家熬過了阿誰難關呐。”

這一句話,仿若一顆投入安靜湖麵的巨石,刹時在孔夕學心中激起千層浪,乃至包含了身後的那群孔府之人和諸多百姓。

孔夕學聽聞後,氣得渾身顫栗,雙手緊緊握拳,指甲都深深嵌入掌心當中,對朱樉的確恨得牙癢癢。

“萬一發臭了,孤也好便利替爾等,割肉放血不是?”

“更何況,你們孔家可真是風趣得很呐,冇記錯的話,你們連外族之人都能膜拜,上表甚麼世修降表?卻不能給本王膜拜?哼!難不成,你們孔家看人下菜,瞧不起孤這漢人王爺?”

“殿下莫要信口雌黃!我孔府乃是孔聖的子孫後代,世世代代傳承著賢人的教誨,向來都是秉承著不問世事,一心隻專注於修學問的祖訓。”

“是啊,殿下,孔府對我們可好了,每次有災有難,都是孔府最早幫我們的,冇見你們朝廷在哪?!”

隻見他身姿矗立,氣質儒雅,舉手投足間儘顯溫文爾雅之態,彷彿是一名與世無爭的謙謙君子。

本來這群百姓還不信朝廷敢派王爺前來難堪衍聖公大人,聽到這番話倒是直接信了!

而他身後的孔府世人以及那些被調集而來的百姓們,見狀也紛繁跟著下跪施禮,齊聲高呼:

他身著一身富麗至極的服飾,那衣料上乘,繡工邃密,每一針每一線都彷彿訴說著孔府的高貴與光榮。

“爾等平身吧!”

吳王朱樉帶領著那練習有素、軍容整肅的吳王衛,一起急行軍,馬蹄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仿若一條奔騰的巨龍直撲曲阜孔府而去。

孔夕學話音剛落,他身後一名身形略顯佝僂、頭髮斑白的老者,顫顫巍巍地拄著柺杖站了出來。

“跪吧,冇事,戔戔結果,孤不懼!”

“拜見吳王殿下!”

但他麵上卻還是保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