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後傳_174.多事之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最後宰相李善長讓步一步,說能夠叫儲君東宮太子代天子去鳳陽賑災,太子朱標臨危受命,連夜趕去鳳陽。

明天踏上歸程,要重新麵對都城裡各種暗害、紛爭、腥風血雨。之前徐妙儀單獨麵對暗中,而現在她不再是一小我了……

馬皇後勸道:“皇上,鬼神之說,不能全信的。”

孤村民風渾厚,路不拾遺,裡長帶著兩個丁壯捉了明白鵝送到龍興寺,探聽守林人伉儷去那邊了,要償還給人家財物。

店小二委曲的說道:“本日不知如何了,明顯有冇有下雨,井水倒是渾的,這街上鄰居的水井都如許,我們也冇體例啊。”

洪武帝打動至極,情不自禁說出了馬皇後的閨名,“秀英,你真是朕的賢渾家。”

“朕自從即位以來,勤勤奮懇,從無一天鬆弛,連病痛時都對峙批閱奏摺。朕清算朝綱,清除吏製,珍惜百姓,但是那些人卻把朕比作秦始皇,罵朕刻薄,專斷專行,朕分封兒子們,他們又怨朕分封太奢,當一個明君如何就這麼難呢?”

朱元璋搖點頭,“朕之前也不信的,被迫下罪己詔,隻是為了堵那些整日嘰嘰喳喳大臣們的嘴。可鳳陽地動,撼動祖宗們的長眠之地,剛建好的城牆都開裂了,朝裡朝外群情,說這是天譴,老天給的警告。可朕不平啊,莫非朕真的做錯了嗎?”

吱吱!

鳳陽自古以來都是多難多難的處所。地動、兵禍、水旱、瘟疫、蝗災,乃至一度鬨過虎災,元朝時這裡猛虎眾多成災,一度火食滅儘,安弘遠將軍應宜兒赤天下招募獵戶,打死了一千多頭老虎才停歇禍害。

這時從村裡帶過來的、關在籠子裡的下蛋母雞也猖獗的啄著竹籠,收回淒厲的咕咕聲,彷彿想要掙紮飛出去,院裡看門的黃狗汪汪叫著,竟然飛身跳過了院牆!

帝後同心,方能穩住朝政,穩住江山社稷。馬皇後曉得如許朝中必定會起一陣腥風血雨,那些對峙天譴之說的大臣輕則丟官,重則丟命。

地動以後,天上烏雲滾滾,壓城而來,黑雲壓城城欲摧,一道閃電過後,大夏天的下起了冰雹,氣候驟冷,隨後是連綿不斷的大雨,地動加下水患雙麵夾攻,給了這座方纔鼓起的中都新城當頭一棒。

“就彷彿嬰兒出世時算八字,陰陽五行,五行缺甚麼,金木水火土,奶名裡就寫個甚麼字。亂世出豪傑啊,皇上榮登大寶,一心想將飽受痛苦的故鄉變成蘇杭那樣的人間天國,乃至一度想要遷都鳳陽。若要成績如此基業,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定有各種停滯,此次鳳陽地動,是老天在磨練皇上攙扶鳳陽的決計。越是緊急關頭,皇上就越不能畏縮,扭捏。”

“客歲星象屢出異端,仲春歲星逆行入太微,三月熒惑犯井,四月熒惑犯鬼,蒲月太皇犯畢。欽天監說是五星混亂,日月相刑之像,老天在警告朕。朕也下過罪己詔了,但是老天如何還不放過朕?鳳陽地動,緊接著又鬨起了水患,莫非這是老天在獎懲朕?”

鳳陽是龍興之地,朱元璋的故裡,連祖墳都在這裡,動靜傳到都城,朝野震驚,洪武帝要禦駕親身去故鄉賑災,被文武大臣禁止了,國不成一日無君,豈能兒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