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後傳_第13章 將誰與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而現在常氏和兒子朱雄英最大的背景——父親常遇春歸天了。

但是冇想到,他真的分歧適子承父業,要不是姚妙儀脫手搶救,他早就一命嗚呼了。和父親父子相認,以後不管父親如何吵架、嫌棄常森不爭氣,他都不肯再踏入疆場半步。倒是剛結拜的兄弟王寧英勇固執,備受父親誇獎,還認了他當乾兒子。

棺材很沉,抬棺的八小我都在咬牙硬撐。

洪武帝帶著群臣另有兒孫們親身在三廟門祭台驅逐,常遇春的宗子常茂已經得了父親恩蔭,封了鄭國公,身邊站著二弟常升。

朱標身後是四皇子朱棣,而站在徐輝祖身後的小將軍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

將誰與謀,此時太子妃常氏也幾次默唸著這四個字,回想剛纔朱標和呂氏冰帕傳情的景象,目光冰冷幽怨。

可就是那些辯論不休的日子,竟然是父子之間最後的光陰。

祭文念罷,洪武帝撫棺而哭,胡惟庸、劉基等大臣們皆跟著慟哭,魏國公徐達怔怔的看著戰友的棺槨入迷,常遇春是同親、是同袍、是合作敵手,更是好朋友。

一口棺材,就閉幕了統統。

這份尊榮,可見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獨一無二的職位。

常氏不像呂氏飽讀詩書,曉得古今,但也曉得一個不能登上皇位的嫡宗子將會晤臨甚麼樣的了局。

而常氏隻生了皇長孫朱雄英,好輕易再有了身孕,太醫說看胎像八成是個兒子,常氏欣喜萬分,可惜樂極生悲,還冇歡暢多久,就傳來了父親的凶信。

常氏是將門虎女,邊幅平平。而呂氏是世代書香出身,生的臉孔姣好,呂氏很受寵嬖,已經生養了三個兒子,身材仍然窈窕,邊幅彷彿少女。

那年王寧拿著玉佩幫常森和常遇春父子相認,由此成為常遇春的親兵,平步青雲,小小年紀屢立軍功,封了百戶。厥後常遇春和徐達將北征軍兵分兩路,追擊逃竄的元順帝,她也由此和王寧分開了。

洪武帝哀思欲絕,他向來勤奮,禦書房乃至徹夜燈火不熄,但是這一次卻罷朝三日舉哀,為常遇春停止了昌大的國葬,追封他為開平王,配享太廟。

太子妃常氏跪在屏風前麵哭泣不止,她小腹微凸,洗淨鉛華,神采慘白,還長了懷胎斑,太子側妃呂氏在一旁跪著,低聲安撫常氏,“太子妃節哀,您懷有身孕,莫要哀思過分,傷了胎氣。”

常森,常升。發音幾近一樣,冇有甚麼很深的寄意和傳承,但誰都不敢說這兩兄弟名字不好聽。

常森穿戴一身重孝,赤腳穿戴麻鞋,失魂落魄的抱著父親的牌位走在棺材前麵。此次北征,他是偷偷冒名頂替參軍,是為了給父親一個欣喜,證明本身這個小兒子不是廢料點心。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太子妃常氏卻感覺徹骨酷寒,她微微側過身材,避開了呂氏遞過來的冰帕子。

“不過臨風興慨,想其音容耳。朕親臨奠,思爾之情,言豈能儘?尚饗!”

若要俏,三分孝。

當第二支北征軍全軍縞素,抬著元帥常遇春的棺槨進京時,金陵滿城縞素、一片哀鳴、哭聲震天。

呂氏天生麗質,氣質文雅,一身素白衣裳,如同荷塘白蓮般清麗委宛,將黃臉懷胎斑密佈的太子妃常氏比到泥裡頭去了。

姚妙儀見到如許的王寧,心中稍定,戰役將一個少年變成了男人,即便遭受波折,也能扛疇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