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後傳_第23章 秦淮堪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十裡秦淮,如一根玉帶般橫穿金陵城,此中最繁華的河段在金陵南城的東牌坊府學四周,這裡讀書人多,也有很多附庸風雅的販子富豪情願阿諛,厥後教坊司幾座安設官妓的倡寮也設在這裡,就更加熱烈了。

姚妙儀細心看診評脈,實在常槿冇甚麼大病,就是少女遍及的月經不調,小腹墜痛、加上前段時候父親離世,悲傷過分,再經曆煩複煩瑣的喪事,身材就垮下來了。

重陽節是舉家登高秋遊的節日,常槿冇有跟去,估摸就是身材不適的啟事。

姚妙儀的母親謝氏是徐達明媒正娶的後妻夫人,當然葬在雞鳴山了。

“周奎這個惡人臨死前說過一句話,‘人生活著,不是索債,就是償債’。現在債冇討完、也冇還完,女兒不甘心,娘若在天有靈,就保佑女兒早日有仇報仇,有恩報恩吧……”

姚妙儀來到東間的繡房,門口的才留頭的丫環打起了簾子,說道:“三蜜斯,姚大夫來了。”

措置完崔嬤嬤的傷口,又有一個非常標記的丫環來請,“姚大夫,請隨我來。”

遊的累了,姚妙儀三人坐在河邊石墩上歇腳,兩個女人分食油紙袋裡的菊花餅。阿福無肉不歡,吃著梅菜肉酥餅。

以是常槿並冇認出姚妙儀,初度見麵,有些冷傲,或許是常常拋頭露麵的啟事,皮膚有些粗糙微黑,但是臉孔生的非常精美,特彆是一雙眼睛,彷彿將四周的光芒都吸出來了似的,亮的有些令民氣悸。

阿福已經早早趕著馬車候在垂花門下,宋秀兒扶著姚妙儀上車,將雪亮的小銀元寶拿出來,“王府公然風雅,我們百和堂開張以來都冇賺過這麼多銀子。”

也好,如許費事。姚妙儀診治結束,便辭職了。一個女管事給了五兩銀子當作診金給了宋秀兒,並親身送了兩人到二門的垂花門下,有崔嬤嬤前車之鑒,這一次下人們的態度較著恭敬殷勤很多。

難怪崔嬤嬤會如此不擇手腕的摸索她的秘聞,且非論氣質品德,單是這個邊幅,就很令人不安啊。

這個祕製的玫瑰醬也算是姚家的家傳秘方之一,姚大郎伉儷算是刻薄人,一點也不藏私,都教給了姚妙儀。

豈料剛跑過一個彎道,立即有箭矢襲來,姚妙儀反應活絡,趴在馬背上避過飛箭,這時一彪人馬舉著火把,向著姚妙儀包抄而來,大聲叫道:“緝捕魔教叛黨!投降不殺!”

“我曾經許願百和堂買賣紅火,明天不就小賺一筆了麼?菩薩顯靈了,我要去還願。”

本來是常家三蜜斯,太子妃的親mm,還曾經是姚妙儀幼時的手帕交,隻是多年不見,姚妙儀和常槿都不再是當年胖乎乎、粉嫩嫩、天真天真的小女人了。

“你看看江上晚來堪畫,玩水壺瀲灩天高低,似一片碧玉無瑕。你覷這遠浦孤鶩落霞,枯藤老樹昏鴉。滋長笛一聲那邊發……”

姚妙儀剪開崔嬤嬤膝蓋一下的褲子,將插【進皮肉的碎瓷片一一拔【出來,有些還傷了骨頭,崔嬤嬤隻是皺皺眉頭,哼都冇哼一聲。

十年了呢,姚妙儀閉著眼睛細想。母親的臉孔已經很恍惚了,昨晚手刃仇敵周奎,應當去母親墳前拜祭一下,奉告大仇已報,能夠安眠了。

次日朱橚在百和堂坐診,姚妙儀說要去城北雞鳴寺燒香還願,說的振振有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