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379章 秦國曆代君主9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秦躁公十四年(公元前429年),秦躁公歸天,秦國海內重臣擁立在晉國的秦厲共公之子(或秦惠公子 )、秦躁公之弟返國繼位,即秦懷公。同年,秦懷公之子秦簡公出世。

秦哀公(出世年代不詳—公元前501年),嬴姓,名不詳。《秦記》叫作秦畢公,《史記索隱》作秦?公。秦景公之子, 春秋期間秦國國君。在位36年(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

厲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在頻陽(今陝西省富平縣北)設縣。晉國篡奪了武城(今陝西省華縣東)。

厲共公十六年(公元前461年),派兵在黃河邊構築護城河;派軍隊二萬攻打西戎大荔(今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東),篡奪其王城;派兵修補龐戲城(今陝西省白水縣東北)。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拜孫武為大將,伍子胥為副將,親身帶領雄師,向楚國打擊,連戰連勝,把楚國的軍隊打得一敗塗地,一向打到郢都。

秦悼公,嬴姓秦氏,名不詳,秦惠公之子,春秋期間秦國國君,在位15年(前491年—前477年),《史記·秦本紀》和《十二諸侯年表》誤作為14年。秦悼公十五年(公元前477年),秦悼公歸天,葬於丘裡景公墓西。秦悼公在位期間在雍城(今陝西省鳳翔縣南)築城。

厲共公三十三年(公元前444年),派兵撻伐義渠,俘虜其國王。

2、 君誅臣。

秦懷公(出世年代不詳—公元前425年),嬴姓趙氏 。秦厲共公子(一說秦惠公子),秦躁公之弟,戰國期間秦國國君,在位4年(公元前428年—公元前425年)。秦躁公卒,其弟秦懷公由庶長從晉國迎入。當時國政被舊貴族所把持,秦懷公四年(公元前425年),秦庶長鼂結合彆的貴族逼秦懷公他殺。因為太子昭子早卒,次年大臣立秦懷公之孫為君,是為秦靈公。

秦風·無衣

據古人考據,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內鬨,導致戎族入侵,攻進鎬京,周王朝地盤大部淪亡,秦國靠近王畿,與周王室休慼相乾,遂抖擻抵擋。此詩似在這一背景下產生。

清末吳闓生《詩義會通》:“英壯邁往,非唐人出塞諸詩所及。”

厲共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左庶長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建城。

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墳,還把平王的屍首挖出來狠狠鞭打了一頓。

秦厲共公的諡號實在還表示了一個環境,就是君臣不睦。在春秋戰國期間,君臣不睦凡是導致兩種環境:

伍子胥到了吳國,吳國的公子光正想篡奪王位。在伍子胥幫忙下,公子光殺了吳王僚,自主為王。這就是吳王闔閭。

秦悼公十五年(公元前477年),悼公歸天,其子厲共公繼位。厲共公又稱剌龔公,諡法上記錄:“殛斃無辜曰厲”,“不思忘愛曰剌”、“愎俍遂過曰剌”。這表示了秦厲共公是一個風格殘暴之君。至於“共”則和“龔”是通假字,諡法上說 “既過能改曰共”,意義是,此君還不算太壞,厥後又有所改過 。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