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暮年齊桓公和管仲立其為太子,並囑托宋襄公予以照顧。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卒,彆的五子爭奪君位,原齊桓公寵臣易牙與豎貂擁立公子無虧為君,呂昭逃奔宋國。
齊懿公身後,國人怨他生前嬌縱無道,便廢掉他的兒子,驅逐當初在諸公子爭鬥中失利,逃往衛國的公子元返國即位為君,這就是桓公兒子中第五個成為國君的齊惠公。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被殺,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在齊國高氏幫忙下,獲得君位,是為齊桓公。
以後的宋國自保尚不及,更彆說稱霸了。冗長霸權的爭奪轉向於晉國、楚國之間,這期間還摻雜著秦國向東生長的需求。晉國與楚國經太長達近一個多世紀,而齊國雖始終為東方大國,但再也冇有桓公"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徙流沙;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
呂販子(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609年),薑姓呂氏,齊國第21位國君(公元前613年-公元前609年),齊桓公之子。
諸侯不要違背寡人。我三次結合諸侯出兵,六次和諸侯會盟,定襄王太子之位。說之前三王巨大,現在我和他們有甚麼兩樣嗎?我想在泰山封禪。"
齊國由盛轉衰,霸主職位一去不複返。同時,齊國的大夫權臣權勢越來越強大,當諸公子內鬥期間結束後,新的內鬥又接踵而至,權臣大夫們垂垂主宰了齊國軍政,這類征象與春秋晚期的晉國類似。
公元前642年至公元前633年在位,暮年齊桓公和管仲立其為太子。
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至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
夏, 宋襄公卒。晉公子重耳久安於齊不欲歸,齊薑與子犯謀,醉遣重耳西行,路過曹, 宋,楚往秦。 (《左傳》)
公元前637年 齊孝公六年春,齊侯伐宋,圍緡(宋邑,山東金鄉東北二十裡),以討其不與盟於齊也。(《左傳》)
又討伐楚國,楚成王起兵迎戰,問:"為甚麼來到我國?"。管仲答覆說:"疇前召康公對我國先君太公說:'你要討伐諸侯,幫助周室。'給我們先君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的地盤。
蒲月,宋敗齊四公子師而立太子昭,是為齊孝公。宋以桓公與管仲屬之太子,故來征之。以亂故,八月乃葬齊桓公。六年春,齊伐宋,以其分歧盟於齊也。
齊桓公(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643)是春秋初期齊國國君,在位時候 (公元前685-公元前643)軍事統帥。薑姓,名小白。
當時中原中原各諸侯苦於蠻夷等部落的進犯,因而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燈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齊桓公成為中原霸主,遭到周天子犒賞。
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魯國大饑,齊孝公趁機攻魯。魯大夫展喜日夜兼程,在齊魯鴻溝上遭受孝公,以牛羊、酒食犒勞齊國軍隊。
齊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向齊求救。
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齊懿公是齊桓公十多個兒子中的一個,桓公在位時指定鄭姬所生的公子昭為太子,並將他囑托給宋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