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康公元年(丁醜,公元前404年),三晉伐齊,攻入齊長城。齊長城:西起防門(今山東肥城西北),東至琅邪入海,是操縱堤防保持山脈慢慢擴建而成.田和相齊宣公,宣公如同傀儡。齊宣公身後,其子呂貸繼位,為齊康公。
遵循《春秋》的筆法,齊國事侯爵。師尚父,即呂尚(史稱太公望;小說俗稱薑太公、薑子牙),薑姓,其先四嶽,後代有封於呂,為薑姓呂氏。
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齊康公二十一年(丁酉,公元前384年),田和死,其兒子田剡擔當齊國國君王位,為齊侯剡。
他選賢任能,鼎新齊政,使國富民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期間的第一個霸主。田午史稱田齊桓公,和上麵齊桓公乃是兩人.。
齊平公二十五年(乙酉,公元前456年),在位25年的齊平公死,其兒子呂積擔當王位,為齊宣公。
齊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於周朝正室,開端紀元年。齊侯太公田和在位二年歸天,他的兒子桓公田午即位。齊廢公,本名田剡,《史記》未載他的平生。
史載:“忌進孫子(孫臏)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覺得師。”後欲拔為將,卻被孫臏本人直言回絕了:“齊威王欲將孫臏,臏推卻曰:‘刑餘之人不成。”
又如布衣出身的鄒忌,毛遂自薦,鼓琴論政,獲得威王重用,三月得相印,次年封侯。史載:“鄒忌子以鼓琴見威王……見三月而受相印……居年,封以下邳,號曰成侯”。
呂驁,(薑姓呂氏)名驁,諡號為齊平公。春秋戰國期間齊國第三十任君王。
那麼,為甚麼擺佈瞞報真相,倒置吵嘴,把好的說成壞的,把壞的說成好的?本來,即墨大夫為人樸重,一心為群眾辦事,不善籠絡朝廷的山氏擺佈近臣,以是大官們都說即墨大夫不好。
有一次,秦國借道韓魏,打擊齊國,齊軍大敗秦軍,使秦王稱臣賠罪。從而進一步進步了齊國雄霸的職位和名譽。
齊侯剡五年(壬寅,公元前379年),享年76歲的齊康公死,齊國薑氏為田氏代替,史稱"田氏代齊"。《史記》中並未記錄他的平生,但《竹書編年》中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
後十年,齊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我們從這段話中能夠得知,田剡被田午所弑。齊侯剡九年(丙午,公元前375年),在位九年的齊侯剡死被其弟弟田午殺死,田午自主為王,是為田齊桓公。
桓公於公元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調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是汗青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中原各諸侯苦於蠻夷等部落的進犯,因而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燈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遭到周天子犒賞。但其暮年昏庸,鮑叔牙歸天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終究在內鬨中餓死。
齊康公,薑姓,呂氏,名貸,是齊宣公呂積之子。公元前404年即位齊國國君,即位後曾被三晉俘虜(一說齊宣公被俘),與之一起到洛邑見周天子,見證三晉被冊命為諸侯。齊康公沉淪於酒色,但是與之相反的陳氏的後代田和卻皋牢民氣。當時田氏大權在握,代替薑齊已經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