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464章 韓國曆代君主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韓厘王(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273年),姬姓,韓氏,名咎,韓襄王之子,戰國期間韓國國君,公元前296年—公元前273年在位。韓厘王十二年(公元前284年),韓厘王與秦昭王在西周國新城相會,助秦攻齊。齊國敗北,齊湣王出逃。

趙悼襄王趙偃:趙悼襄王,名偃,趙孝成王之子。趙悼襄王在位期間,派樂乘代替正在攻打魏國繁陽的廉頗。氣憤的廉頗率兵攻打樂乘,以後又逃到了魏國,今後淡出了汗青舞台。

趙孝成王趙丹:趙孝成王,名丹,趙惠文王之子。趙孝成王期間,因為妄圖韓國的上黨郡,因而招惹了秦國的嫉恨。秦國策動了對趙國戰役,長平之戰拉開了大幕。燕國想趁趙國精乾之卒儘死於長平的機會攻打趙國,趙孝成王重新啟用廉頗,打敗了燕軍,並逼迫燕國割地乞降。

韓王安(出世年代日不詳——公元前226年),也稱韓廢王,姬姓韓氏,名安,韓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9年即位,在位9年。韓王安即位時,韓國情勢危如累卵,處於滅亡邊沿。公元前231年,秦軍大兵壓境,韓王安被迫割讓南陽地區給秦國,韓國得以臨時喘氣。

桓惠王元年(公元前272年),韓軍攻打燕國。九年(公元前264年),秦軍攻占了韓國的陘城,並在汾水旁築城。十年(公元前263年),秦軍在太行山進擊韓軍,韓國的上黨郡守獻出上黨郡投降趙國。十四年,秦國守取趙國的上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