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560章 漢4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建康元年立為皇太子,其年八月庚午,即天子位,年二歲。尊皇後曰皇太後。太後臨朝。丁醜,以太尉趙峻為太傅;大司農李固為太尉,參錄尚書事。玄月丙午,葬孝敬天子於憲陵,廟曰敬宗。是日,京師及太原、雁門地動,三郡水湧土裂。庚戌,詔三公、特進、侯、卿、校尉,舉賢能剛正、幽逸修道之士各一人,百僚皆上封事。己未,九江太守丘騰有罪,下獄死。楊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鄧顯討賊範容即是曆陽,軍敗,耀、顯為賊所歿。

公元179年(光和二年)四月,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熲下獄而死。十月,司徒劉合、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步兵校尉劉納暗害誅殺寺人,事情泄漏,都被下獄正法。公元180年(光和三年),劉宏力排眾議,立何氏為皇後。何皇後父親何真被追封為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母親被接入宮中居住,封為舞陽君,大哥何進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擔負要職,何氏家門榮極一時。

劉宏八月,竇武教唆尚書令尹勳等彈劾並拘繫黃門令魏彪,為進一步彈劾寺人列舉罪名。玄月七日,竇武返回家中歇息,而尹勳奧妙寫給竇武的奏章被長樂五官史朱瑀獲得,事情泄漏。朱瑀將此事告訴寺人王甫、曹節等,眾寺人歃血為盟,當晚策動政變。史稱"玄月辛亥政變"。至次日淩晨,寺人獲得政變全麵勝利,竇武、陳蕃等人均被滅族,未被正法的族人則放逐到交州。[]

桓帝為中國當代一些天子的諡號。《逸周書·諡法解》:"辟土遠服曰桓;克淨動民曰桓;辟土兼國曰桓。"人物平生漢桓帝劉誌(公元132年-公元168年1月25日),字意,出世於冀州蠡吾國(今河北博野),東漢第十一名天子。漢章帝劉炟曾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之子。本初元年(公元146年),漢質帝駕崩,劉誌即位,即漢桓帝。即位初期,梁太後臨朝聽政,外戚梁冀把握大權。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劉誌依托寺人單超等誅大將軍梁冀,並翦除其翅膀,宣佈了東漢王朝外戚擅權期間的結束。

仲春庚辰,詔曰:“九江、廣陵二郡數離寇害,殘夷最甚。生者失其資業。死者委屍田野。昔之為政,一物不得其所,若己為之,況我元元,嬰此困毒。方春戒節,施助乏厄,掩骼埋胔之時。其調比郡見穀,出稟窮弱,收葬枯骸,務加埋恤,以稱朕意。”夏四月庚辰,令郡國舉明經,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上詣太學。高傲將軍至六百石,皆遣子受業,歲滿課試,以高第五人補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屬、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經者,各令隨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當以次賞進。

意者其另有遺傳性之儲存,明於初而昧於終歟?田豐:東漢中前期諸帝多非明君,但順帝朝倒很有幾分複興氣象。順帝雖由寺人迎立,但其限定寺人,打擊外戚,其世可謂東漢複興之時。摺疊編輯本段汗青質料摺疊後漢書南朝宋·範曄卷六孝敬孝衝孝質帝紀第六(節選)論曰:古之人君,離幽放而反鼎祚者有矣,莫不矯鑒前違,審識情偽,無忘在外之憂,故能複興其業。觀夫順朝之政,殆不然乎?何其效僻之多與?孝沖天子諱炳,順帝之子也。母曰虞朱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