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殺諫臣方麵,在當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見的,這算是他的特性。曹叡的最大缺點是奢淫過分,另有一個首要的失誤,則在肯定擔當人和輔政大臣方麵。
十仲春旬日,尊奉各位先帝神位進入洛陽宗廟。二十四日,大月氏王波調派使者來朝拜,嚮明帝進獻珍奇禮品。曹叡封波調為大月氏王。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仲春四日,曹叡詔令說:“世上儉樸有效的文章,都是深受王教的影響。自漢末戰亂以來,儒家典範陵夷,年青人的興趣和尋求,也不放在典範的學習和研討上,這豈不是官府訓導不力,在官員的提拔任用上不重德行形成的嚴峻結果嗎?
青龍三年(公元235年)仲春八日,皇太後郭氏駕崩。三月十一日,葬文德郭皇後於魏文帝首陽陵澗西。曹叡開端大修宮殿,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耗損大量人力,影響了農業。大臣楊阜、高堂隆等人數次進諫,曹叡不聽。青龍四年(公元236年)四月,曹叡詔令設置崇文觀,征召天下長於撰屬的人進觀。蒲月十三日,司徒董昭病死。十五日,北方肅慎國進獻用眓木製成的石弩弓箭。
公元239年,即曹魏景初三年,明帝死,由這個過繼的兒子,年僅8歲的曹芳擔當皇位,是為魏少帝。因其年幼,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曹魏後三位天子曹芳、曹髦、曹奐在《三國誌》中以《三少帝紀》合傳,故三人都可稱為"魏少帝"。
四月,太傅鐘繇病死。六月十一日,太皇太後卞氏歸天。十九日,曹叡到上庸郡巡查。七月,將武宣卞後葬於武帝的高陵。接著,傳詔命大司馬曹真、大將軍司馬懿率魏軍伐蜀。八月五日,明帝東巡,遣使者以一頭公牛的特禮祭奠中嶽山神。十九日達到許昌宮。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正月,曹叡親往屬他名下的籍田中處置農耕。三月,大司馬曹真病死。諸葛亮率蜀軍進犯天水一帶,明帝詔令大將軍司馬懿統兵抗擊。自客歲十月以來半年無雨。玄月,曹叡率朝臣停止昌大的祭奠求雨典禮。四月,北方鮮卑附義王軻比能率族人及丁零大人兒禪到幽州進獻名馬,又重設護匈奴中郎將。七月六日,蜀軍主動回撤,朝廷對抵當蜀軍有功者彆離冊封晉位加以嘉獎。十五日,皇後生皇子曹殷,傳令大赦天下。
曹魏政權於公元220年替代了東漢政權,魏文帝曹丕遷漢獻帝於濁鹿城,本身作了天子,並追封曹操為魏武帝。曹丕即位,在位僅六年,於公元226年死去。曹丕身後其子曹睿擔當皇位,即魏明帝。因明帝無子,遂收任城王曹楷的兒子曹芳為義子。當時曹芳年僅六歲,被封為齊王。
為政行動
政治上,曹叡辦事沉著、剛毅,明識善斷,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幾個輔政大臣形同虛設。同時重視法理。他詔令設置律博士,鼎新漢法,製定新律。又命令刪簡極刑條目,減少極刑;除極刑外,能夠用財贖罪;減鞭杖之刑,以免苦打成招。摺疊軍事在他曹叡即位不久,就碰到表裡仇敵的進犯,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八月孫權攻江夏、襄陽,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孟達背叛,太和五年(公元231年),鮮卑與蜀漢聯手進犯,到青龍二年(公元234年)為止諸葛亮五次打擊曹魏,公元234年孫權攻合肥。魏明帝勝利地抵抗了這些表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