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581章 魏9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攻滅袁譚,冀、青二州安定。當初袁尚兵敗後,投奔幽州刺史袁熙。此月,幽州大將焦觸、張南起兵反袁氏,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烏桓。焦觸自稱幽州刺史,舉郡縣歸附曹操。[] 四月,黑山軍首級張燕帶領其部眾十餘萬人投降曹操。[] 故安人趙犢、霍奴起兵,殺死幽州刺史,三郡烏桓又圍攻鮮於輔於獷平。八月,曹操率兵北征,斬殺趙犢,又渡河救濟獷平,烏桓馳驅出塞。

八月,曹軍進至離柳城不敷二百裡時,烏桓才發明,因而蹋頓與袁尚、袁熙等人率數萬馬隊迎擊。二軍相遇,時烏桓軍軍勢甚盛,而曹軍則是“車重在後,被甲者少,擺佈皆懼”,唯獨張遼力勸曹操迎戰。曹操登高瞭望,見烏桓軍雖多,但步地尚未擺好,遂命將本身的持麾授予張遼暫用。張遼批示前鋒軍隊,乘烏桓軍陣稍動之機,向烏桓軍策動猛攻。烏桓軍大敗,死者被野。烏桓單於蹋頓也被臨陣斬殺。曹軍在白狼山之戰中大獲全勝,胡、漢降者二十餘萬。

蒲月,曹操親率雄師達到無終(今河北玉田)。時正雨季,門路積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曹操從無終人田疇之議,改從一條久已斷絕,但“另有微徑可尋”的線路進軍。在田疇的指導下,曹操雄師登徐無山(今河北玉田北),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四周),“塹山堙穀五百餘裡”,直指烏桓老巢柳城(今遼寧朝陽南)。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正月,曹操駐軍譙縣。又達到浚儀縣,管理睢陽渠,又派使者祭奠已故的太尉橋玄。然後,曹操進軍官渡。[]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三月,曹操大破黎陽,袁譚、袁尚逃回鄴城。四月,曹操進軍鄴城。蒲月,曹操引軍退還,留賈信守黎陽。[] 不久後,曹操引兵向南,征討劉表,袁譚、袁尚反目成仇,相互進犯,袁譚不敵袁尚,敗走平原,遣辛毗向曹操乞降求救。當時諸將都思疑有詐,隻要荀攸勸曹操承諾袁譚,曹操說:“我攻打呂布之時,劉表冇有侵犯我方;官渡之戰時,他又不肯幫忙袁紹。這隻是個自守的賊子,應當比及今後再來對於他。而袁譚、袁尚奸刁,我正應當趁北方混亂時策動進犯。就算袁譚挾詐,不肯至心屈就我軍,但我擊破袁尚,篡奪他的地盤,對我軍也更加無益。”因而再次北上,袁尚聞訊也退回鄴城。當時,袁尚部將呂曠、呂翔叛變袁尚,率眾投降曹操,曹操封兩報酬列侯。[] 袁譚擅自刻將軍印綬,交給呂曠兩人,呂曠把將軍印送給曹操,曹操說:“我天然曉得袁譚會耍些小聰明。他想讓我進犯袁尚,然後趁機略民聚眾,自發得破袁尚後,氣力足以自強,可趁我軍疲敝來與我對抗。但擊破袁尚後,我的權勢更加強大,哪能夠會疲敝,讓他有機可乘呢?”[305] 曹操為了讓袁譚臨時放心,還和袁譚攀親,讓本身的兒子曹整娶袁譚的女兒。

十一月,曹操行至易水,代郡烏丸行單於普富盧、上郡烏丸行單於那樓率其部下名王來賀。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仲春,曹操自率軍屯於官渡(今河南中牟北),籌辦迎擊袁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