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建安二十年曹操妾陳氏生曹乾,當年即封高平亭侯。二十三年,生母陳妾死,曹乾養於王昭儀,徙封賴亭侯,其年又改封弘農侯。
春秋疑釋
公元229年,曹徽去拜見已經是天子的曹睿,受封為東平公。
公元215年,曹徽被封為東平侯,遷到東平,與母宋姬安居。
景元二年八月初三日(戊寅)薨。
2. 穀城殤公子乘,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諡。無後。
魏明帝曹叡期間,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追封諡為穀城殤公。
曹袞著有文章共兩萬多字,雖才調不如其兄陳思王曹植,但對此的愛好與他不異。
黃初七年,徙封鄄城。
曹丕:“王研精墳典,耽味道真,高雅煥炳,朕甚嘉之。”[13]
曹峻(出世年代日不詳- 公元259年),字子安,三國期間曹操之子,秦夫人所生。公元232年封為陳留王,身後諡曰“恭”。
曹京,沛國譙人,魏武帝曹操第二十一子,靈殤公子,未娶妻,無後。
範陽閔王矩,早薨,無子。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均子敏奉矩後,封臨晉侯。黃初三年追封諡矩為範陽閔公。五年,改封敏範陽王。七年,徙封句陽,太和六年,追進矩號曰範陽閔王,改封敏琅邪王。
人物平生
黃初五年,改封譙縣。
曹整(約公元197―公元218),魏武帝曹操第二十子,母李姬。
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身後諡號範陽閔公,記錄於《三國誌·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曹袞病逝魏明帝下詔讓沛王曹林留在那邊完成葬禮,讓大鴻臚持節符執掌護理喪事,宗正前去記念祭奠,贈送的喪葬禮品非常豐富。曹袞著有文章共兩萬多字,固然才調不如他的哥哥陳思王曹植,但對此的愛好與他不異。曹袞身後,其子曹孚擔當中山王的爵位。[11]
人物先容
曹叡:“王素敬慎”[13]
東平靈王徽,奉叔父朗陵哀侯玉後。建安二十二年,封曆城侯。黃初二年,進爵為公。三年,為廬江王。四年,徙封壽張王。五年,改封壽張縣。太和六年,改封東平。青龍二年,徽使官屬撾壽張縣吏,為有司所奏。詔削縣一,戶五百。其年複所削縣。正始三年薨。子翕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三千四百戶。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四千七百戶。
魏崇高鄉公曹髦期間,甘露四年(公元259年)薨,諡曰“恭”。兒子曹澳嗣位。[1]
曹袞少年時愛好學習,十幾歲時能寫文章。每次讀書,文學官和擺佈侍從常常恐怕他因為精力侵害抱病,多次勸他停一下,但他脾氣喜好讀書,不能中斷。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袞受封平鄉侯。[1]
2. 剛殤公子勤,早薨。太和五年追封諡。無後。
減少封地
曹徽在壽張王的時候,鼓動部下毆打壽張縣吏,是以被削去一縣五百戶。正始3年(243年)歸天,其子曹翕嗣位,後被晉朝封廩丘公。
《三國誌·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1]
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早薨,無子。
《三國誌·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1] :
東漢期間,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封郿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