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_第608章 晉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主詞條:晉滅吳之戰

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

。這一年,司馬炎不過三十歲。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3

。司馬炎以為許奇有才,不顧彆人反對,把他晉升為祠部郎112

篡魏建國

漢魏之際,鮮卑拓跋族的一支由部落酋長禿髮匹孤帶領,從塞北遷到了河西,汗青上把這支鮮卑人稱作河西鮮卑。到西晉建立今後,司馬炎擔憂權勢不竭加強的河西鮮卑不易把握,特地從雍、涼、梁三州平分出隴西、南安、天水、略陽、武都和陰平六郡,構成秦州,把在西部很有能名的胡烈委任為秦州刺史,以達到鎮撫目標。89

89

就在涼州產活潑亂的同時,在南邊主持荊州軍事的羊祜也碰到倔強的敵手:東吳西線軍事的主帥已由吳國名將陸遜之子陸抗出任。陸抗上任不久,便攻破西陵(今湖北宜昌),將獻城降晉的步闡擊殺,並打敗羊祜等帶領的救兵。羊祜曉得滅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遂一麵持續積儲力量,一麵以信義對東吳鴻溝軍民施加影響,等候機會。89

(三)規覆被曹魏廢除的諫官軌製,並把像傅玄、皇甫陶、崔洪等清正敢言、有才氣的官吏委任為諫官105,以廣聞博見,開直言之路。

當孫皓投降的動靜傳到洛陽時,舉朝道賀。司馬炎拿起酒杯,回想羊祜當年為運營平吳戰役耗經心血,不由得潸然淚下,說道:“這都是羊太傅的功勞啊!”108

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

泰始十年(274年),陸抗病死,東吳西線的防備才氣較著降落。羊祜開端籌劃南進的軍事擺設和作戰計劃。鹹寧二年(276年)十月,羊祜給司馬炎上表,要求伐吳。羊祜以為,西晉滅吳的前提比當時滅蜀的前提遠為成熟,隻要司馬炎肯下決計,平吳是不成題目的。但羊祜的建議僅獲得了度支尚書杜預、中書令張華的支撐,其他朝臣多有分歧觀點,特彆是賈充、荀勖、馮紞對伐吳果斷反對。他們以秦涼動亂尚未安定為來由,死力禁止南進。羊祜再次上表陳述早日出兵的啟事,然終未能獲得司馬炎的同意。

102

河西敗報傳來,司馬炎非常震恐。他免除司馬亮都督秦、涼州諸軍事的職務,改派汝陰王司馬駿代替他鎮守關中。司馬炎又任命尚書石鑒都督秦州諸軍事,賣力安定河西鮮卑動亂。石鑒達到秦州,強令與他有芥蒂的新任秦州刺史杜預出兵,遭到對方的回絕。杜預向石鑒提出比較穩妥的攻戰計劃,石鑒不予采取。他一麵拘繫杜預,一麵親身帶兵與禿髮樹機能交兵,成果仍大敗而歸。

(二)罷除曹魏當局對出鎮、出征將士留取人質的法律。

彆的,在用人方麵司馬炎儘量不計舊怨,起用某些原屬於曹魏個人的官吏。如太常丞許奇的父親許允因參與魏帝廢黜司馬師的暗害,事情泄漏後被放逐而死97

太康元年(280年)年初,南下滅吳的晉軍所向披靡。杜預霸占江陵,橫掃沅、湘、交、廣諸州,王渾度過橫江,胡奮拿下江安。王濬帶領的海軍連破吳人的橫江鐵索和水麵鐵錐,摧毀沿江險關隘口,先與胡奮、王戎等軍淪陷夏口、武昌,繼而長驅東進,直指吳都建鄴(今江蘇南京)。與此同時,王渾的雄師也達到了江北。孫皓派出的軍隊皆被晉軍擊敗,丞相張悌等人戰死。這年三月,王濬攻入石頭城。孫皓無計可施,“麵縛輿櫬”,向晉軍投降。至此,吳國滅亡,三國鼎立後的吳、晉兩國對峙的局麵結束,天下重歸一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