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劉淵,字元海,出身匈奴虛連題氏(一譯攣鞮氏15
出身顯赫
劉淵地點的匈奴部落,因久在漢地,漢化程度較高,故劉淵自幼就拜上黨士人崔遊為師,學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等儒家典範。他特彆喜好讀《春秋左氏傳》和《孫吳兵法》,並大抵上能夠將這些冊本的內容背誦出來。劉淵非常勤懇好學,除學習上述文籍外,還能博覽《史記》《漢書》及諸子百家的學說。他曾對同窗朱紀、範隆說:“每當我讀《漢書》傳記時,常常鄙夷隨何、陸賈冇有武功,周勃、灌嬰貧乏武功。承上啟下,初創大業,全在於人。做不到博學廣識,是君子的熱誠。隨何、陸賈在漢高帝建國之世而不能建軍功封侯,周勃、灌嬰幫手漢文帝卻不能設學立教,真是可惜啊!”因而他又學習武事,並且技藝超眾,善於射箭,體力過人。
其侄劉曜即位後,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
),字元海,新興郡(今山西忻州)人,一說西河隰城(今山西汾陽)人。匈奴族。東晉十六國期間漢國建國天子(304年-310年8月29日8
)。他的遠祖是漢初的冒頓單於。冒頓單於娶漢高帝劉邦的宗女為妻,並與劉邦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以劉氏為其漢姓。劉淵所屬的屠各種,是東漢時建庭於左國城(今山西離石東北65
兼習文武
崛起亂局
成年後的劉淵,身高八尺四寸,髯毛三尺餘長,身形魁偉,一表人才。屯留人崔懿之、襄陵人公師彧以長於相麵著稱,傳聞他們在見到劉淵後,大驚失容說:“此人形貌不凡,平生頭一次瞥見。”因而對劉淵非常崇拜,甘居其下與之交結。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渾也虛襟與劉淵交友,命其子王濟拜見劉淵。18
劉淵(252年/253年7
。劉淵自幼就非常聰明聰明。呼延氏歸天時,他年僅七歲,就像大人一樣號哭不斷,哀感四鄰。宗族部落的人都為之讚歎。當時的司空王昶聽到此事,也派人送來辦喪事用的財物,以嘉獎劉淵的孝道。17
劉淵的母親呼延氏也是匈奴人,約莫在曹魏嘉平四年(252年)或嘉平五年(253年)生下劉淵7
曹魏鹹熙年間(264年-265年),劉淵作為匈奴任子居住在洛陽。關於他在洛陽時的經曆,多有奇異之處。據《晉書·劉元海載記》記敘,劉淵剛到洛陽,便遭到把握曹魏政權的權臣司馬昭的禮遇。比及西晉建立後,時為越騎校尉的王渾多次向晉武帝司馬炎談起劉淵。武帝遂召見劉淵,與之扳談後,非常歡暢,對王濟說:“劉淵儀表堂堂,即便是由餘、金日磾也冇法與之比擬!”王濟答覆說:“劉淵的儀表,誠如聖上所言,但他的文武才調卻遠在由餘、金日磾之上。陛下如果用他賣力對東吳撻伐,安定江南,指日可待。”武帝深覺得然。但孔恂、楊珧卻進言道:“臣下察看劉淵的才氣,感該當今之世恐怕無人與之對抗。陛下如果讓他把握少量兵馬,則平吳事難成;若授以威權,則平吳以後,恐怕他將占有江南,不複稱臣。與我族類分歧者,其心必定分歧。以劉淵統帥其部族,臣下尚且為陛下擔憂寒心。如果以有天險為憑依的江南幫助劉淵,如何能夠呢!”武帝聽後,沉默不語,此議遂作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