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接連策動了對西晉都城洛陽的守勢12
進軍洛陽
。仿東漢製,設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為三公;又仿晉製,大封宗室和異姓功臣。不久,劉淵遷都平陽,改元河瑞36
重構皇權
麵對劉琨的威脅,侍中劉殷、王育進諫劉淵說:“殿下自起兵以來,已近一年,而仍居偏方,王威未振。但願能命眾將四出,擇機決鬥,滅劉琨,定河東,建帝號,率軍南征,霸占長安覺得都城,以關中之眾囊括洛陽。若如此,成高天子的大業,易如反掌罷了。”劉淵大喜,說:“正合我意!”30
40
河瑞元年(309年)三月,晉積弩將軍朱誕叛晉歸漢,勸劉淵打擊守備空虛的洛陽。劉淵遂以朱誕為前鋒都督,以滅晉大將軍劉景為多數督,打擊洛陽,一度霸占黎陽(今河南浚縣),又在延津擊敗晉將王堪。但因劉景殘害數萬百姓,使劉淵放棄此次攻洛的軍事行動。39
劉淵身後,太子劉和即位8
魏收:“劉淵一唱,石勒繼響,二帝沉湎,兩都顛覆。”50
既然劉淵公開打出反晉燈號,據幷州一隅之地建立政權,與西晉王朝分庭抗禮,故幷州刺史司馬騰當即派將軍聶玄征討劉淵。兩軍戰於大陵(今山西交城東南),成果聶玄大敗29
。司馬騰聞訊大驚失容,倉猝帶領二萬餘戶逃離幷州。劉淵調派建武將軍、族子劉曜攻陷了太原(太原市南)、中都(山西榆次)、屯留(山西屯留南)、泫氏(山西高平)、宗子(山西宗子)等軍事要鎮,節製了晉東南地區。元熙二年(305年),司馬騰又調牌照馬瑜、周良、石鮮等率兵討淵,屯軍於離石汾城。劉淵號令武牙將軍劉欽等率六軍打擊司馬瑜,凡四戰,皆勝,司馬瑜等落荒而去。為竄改敗局,晉廷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劉琨到任伊始,即以州治晉陽(山西太原西南)為據點,撫循勞徠,甚得民氣。劉琨還派人誹謗劉淵與其統屬的其他少數族之間的乾係,使得叛劉淵附晉的“雜虜”達萬餘落。劉琨的活動,對劉淵構成嚴峻威脅。劉淵遂委任前將軍劉景為使持節、征討多數督、大將軍,進犯劉琨,成果反在板橋為劉琨所敗。30
張大齡:
司馬光:“劉淵以以匈奴遺種,乘晉室之衰,奄有河汾。天下蠭起之眾輻湊而歸之,石勒、王彌皆北麵為臣。聰承其故業遂陷兩都,執辱二帝,矜誇淫縱,殘暴無親,幸以病終,墳草未生,家為搏鬥矣。”66
永興元年(304年),劉淵在左國城正式登上漢王位。他以複漢為名,追尊漢後主劉禪為孝懷天子,立漢高帝劉邦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又大赦境內,建年號為元熙,立其妻呼延氏為王後,並根據漢製設置百官。28
12
太康十年(289年),西晉改五部帥為五部都尉,劉淵任北部都尉12
劉淵既然一時不能回部落,隻好臨時憑藉於司馬穎。當時司馬穎廢太子司馬覃而自兼皇太弟,又任丞相,在鄴城構成與推戴惠帝的東海王司馬越對峙的政治中間。劉淵在大要上的恭敬,使他博得了司馬穎的信賴,任命他為“太弟屯騎校尉”。永興元年(304年),司馬越率洛陽禁軍討司馬穎,司馬穎又任命劉淵為輔國將軍、督北城守事。司馬越與司馬穎戰於蕩陰,司馬越大敗,司馬穎獲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職位。劉淵也是以遷任冠軍將軍,封盧奴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