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王濟:“淵有文武長才,陛下任以東南之事,吳不敷平也。”2
。司馬騰聞訊大驚失容,倉猝帶領二萬餘戶逃離幷州。劉淵調派建武將軍、族子劉曜攻陷了太原(太原市南)、中都(山西榆次)、屯留(山西屯留南)、泫氏(山西高平)、宗子(山西宗子)等軍事要鎮,節製了晉東南地區。元熙二年(305年),司馬騰又調牌照馬瑜、周良、石鮮等率兵討淵,屯軍於離石汾城。劉淵號令武牙將軍劉欽等率六軍打擊司馬瑜,凡四戰,皆勝,司馬瑜等落荒而去。為竄改敗局,晉廷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劉琨到任伊始,即以州治晉陽(山西太原西南)為據點,撫循勞徠,甚得民氣。劉琨還派人誹謗劉淵與其統屬的其他少數族之間的乾係,使得叛劉淵附晉的“雜虜”達萬餘落。劉琨的活動,對劉淵構成嚴峻威脅。劉淵遂委任前將軍劉景為使持節、征討多數督、大將軍,進犯劉琨,成果反在板橋為劉琨所敗。30
。
劉淵稱帝後,持續對西晉的軍事活動。他調派石勒打擊冀州,連下魏郡、趙郡、钜鹿、常山數郡,陷郡縣堡壘百餘,眾至十餘萬
,在位共七年11
十一月,劉淵再次派劉聰、劉曜、王彌、劉景等率精銳馬隊五萬打擊洛陽,呼延翼率步兵為繼援。劉聰屯駐宜陽。西晉方麵未推測漢軍這麼快又捲土重來,猝不及防。劉聰軍攻至洛陽城西南的西明門。但因守城晉軍死戰,攻城受挫。劉淵不得已,隻得命令撤兵42
汗青評價
收攬民氣
太康十年(289年),西晉改五部帥為五部都尉,劉淵任北部都尉12
。楊駿輔政期間,又以劉淵為建威將軍、五部多數督,封漢光鄉侯,正式承認了劉淵在匈奴五部中的帶領職位。元康(291年-299年)末年,因為遭到叛逃出塞部民的連累,他被免官。就在此時,鎮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奏請劉淵為行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使其離開五部,在鄴城任官。23
進軍洛陽
。
。
司馬光:“劉淵以以匈奴遺種,乘晉室之衰,奄有河汾。天下蠭起之眾輻湊而歸之,石勒、王彌皆北麵為臣。聰承其故業遂陷兩都,執辱二帝,矜誇淫縱,殘暴無親,幸以病終,墳草未生,家為搏鬥矣。”66
,以及叱吒風雲於青徐兗豫等州的王彌,都稱臣於劉淵。劉淵均署其官爵,委以重擔30
司馬穎雖取得勝利,但職位並不穩固。司馬越體係的幷州刺史東洋公司馬騰、安北將軍王浚正出兵討伐本身。麵對勁敵,劉淵奉勸司馬穎說:“現在二鎮強大,有眾十餘萬,恐怕宿衛軍隊及鄴城四周的士庶難以抵抗。我願為殿下返回五部出兵,以赴國難。”司馬穎說:“五部出兵是否能確保呢?即便能夠出兵,司馬騰和王浚部下的鮮卑和烏丸馬隊刁悍善戰,抵擋其打擊又談何輕易!我籌算奉惠帝返回洛陽,避勁敵鋒銳,然後傳檄文於天下,以其背叛之罪令四方共討之。你看如何?”劉淵答覆說:“殿下是武天子之子,有特彆功勞於王室,素有威望恩德,享重名於四海,誰不想為殿下捐軀獻身?征發四方之兵是易如反掌。王浚戔戔小人,司馬騰是宗室疏屬,怎能與殿下抗爭?但殿下一旦分開鄴城,逞強於人,是否能到達洛陽呢?即便達到洛陽,恐怕殿下也難以掌有實權。光憑一紙檄文,誰又肯事奉呢?何況東胡雖強,較之匈奴五部卻稍遜一籌。但願殿下能夠鼓勵安撫兵士,鎮之以靜,我可覺得殿下用二部擊敗司馬騰,用三部打倒王浚,二人的首級指日可取。”司馬穎聽後非常歡暢,遂拜劉淵為北單於、參丞相軍事,調派他回部落糾集五部,以抵抗司馬騰和王浚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