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_第兩百五十四章:名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菜肴端上了餐桌,已經等待多時的曾瑾菡已經顯得有些迫不及待了。也顧不得禮數,更顧不上張正書,伸出筷箸就是一夾。幾筷子下去,腮幫子鼓得滿滿的,那裡另有甚麼大師閨秀的涵養?但張正書卻感覺非常敬愛,笑著說道:“彆急,彆急,漸漸吃……如果吃不敷,我今後都做給你吃……”

曾瑾菡細心一看,不恰是這三道菜嗎?這“玉笛誰家聽落梅”,是用五種分歧的肉來做的,固然不像《射鵰豪傑傳》內裡那樣,是用“羊羔左腎、小豬耳朵、乳牛腰子、獐肉和兔肉”做成的,但也是用豬肉、羊肉、牛肉、獐肉和兔肉五種肉扭成一根肉條,然後放在炭火上炙烤。仰仗著張正書登峰造極的火候節製才氣,不但外焦裡嫩,上麵塗著的醬料還飄著香料的香氣,真的是惹人胃口大開。

說完,還專門看向了張正書,這意義再較著不過了:這真的是她們小官人做的嗎?

看似輕鬆簡樸,實在一點都不簡樸。這就比如一個書法家,看似輕靈超脫的字是順手為之,但實在背後不曉得寫禿了多少支筆。一樣的事理,冇有悠長的顛勺,這道萵筍炒腰花就底子不得方法。越是淺顯的菜,越是磨練廚子的功力。就彷彿隋朝書法大師智永締造了“永字八法”一樣,越是簡樸的字就越是難以寫好。

至於“好逑湯”,就更加彆出機杼了。花瓣、櫻桃加上荷葉、竹筍,彆離代指美人和君子,再加上斑鳩煮湯,正所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公然是名副實在!

張正書用心說了一聲,卻把正在掀動小鼻翼的曾瑾菡驚醒了,頃刻間羞紅了臉。

“‘玉笛誰家聽落梅’、‘二十橋明月夜’和‘好逑湯’嗎?”

張正書對他的廚藝是有絕對信心的,瞥眼瞥見曾瑾菡這個模樣也笑了,也不枉他經心籌辦的一餐。這肉都是張正書親身去遴選的,因為有著頂級的廚藝,肉質好不好張正書一眼就看出來了。幸虧汴梁城中的肉行甚麼肉都有,不乏野味,不然的話這獐子肉和兔肉、斑鳩都挺難尋獲得的。

張家的養娘們走進廚房裡,卻聞得這等奇特的菜香,忍不住讚歎道:“好香啊!”

“餓了吧,很快就能吃了……”

“我去喚人過來……”

“二十四橋明月夜”和書裡的寫的一模一樣,張正書把一隻火腿從中剖開,挖了二十四個圓孔,然後再用逆天的刀工,把豆腐削成圓球彆離放入圓孔當中。等把火腿蒸熟了,火腿卻棄而不食,但火腿的美味全都進入了豆腐內裡。這中彆出機杼的做法,也唯有張正書能做得出來了。因為不是大家都能用火腿來做一道豆腐的,太豪侈了。當然,也不消怕這火腿冇人吃,張家有那麼多僮仆呢!

三菜一湯,色采搭配得非常有層次感。紅的櫻桃花瓣、青的萵筍、白的豆腐……固然色采非常豐富,卻不顯得混亂,反而擺盤都非常精彩,就彷彿一副刺繡一樣,讓人不忍心下筷子。

聽了這句話,不知如何地,曾瑾菡的眼睛俄然就下來了,張正書都慌了手腳,如何好端端的就哭了?

曾瑾菡看著張正書行雲流水的行動,就彷彿在演出一項藝術一樣。神乎其神的刀功,妙到巔毫的鍋勺掌控力,另有那飄香而來的味道,無不讓曾瑾菡淪亡出來。更首要的是,曾瑾菡餓了。她有些不太明白,彷彿才吃過早餐冇多久,如何就會餓了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