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晌,才聽到康知府感喟一聲,對李柏道:“李木白,你生了個好兒子,壽春百姓都該感激你啊。”
等他兩口兒坐定,王直學笑道:“都不是外人,鄙人便直說了。藎臣這孩兒我是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偏他又跟我有緣。正因如此,眼下有這一樁美事,我想著不能錯過,便來與兄嫂籌議。”
“快坐快坐。”康允之不斷地壓動手道。“罷了,本府看你氣色不好,還要好生將養著。話未幾說隻一句,此番你立下大功,統統表揚誇獎之事自該從優從厚,有司稍後就辦。”
按說蔣子豐不該如此落拓,可客歲因為金軍南侵朝廷冇有開科,本年看模樣更冇希冀,等規複科舉都不知是猴年馬月的事了,乾脆把書籍拋在一旁。
“傳聞過。”
表示他坐下今後,康允之毫不憐惜歌頌之辭:“全部壽春府讀書人很多,可誰有公子如許的見地和才調?就算有,誰又能像他如許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當著府、縣、學三方官員的麵,本府能夠如許說,他李藎臣,就是壽春士人的表率!”
當李昂報告結束,堂屋裡一時落針可聞,誰也冇有搶先開口說話。
“那此事還非得嫂夫人出來一齊籌議不成。”
實在提及來,丁進圍城時,官府本籌算破財免災,現在因著李昂的功績,不費一錢一糧就送走了瘟神,這點誇獎算甚麼?也就略即是李家之前幾十年攢下的家底吧。
李柏實在已經曉得他的來意,但兒子還要在學裡讀書,不好獲咎,遂叫了孟氏出來。
孟氏這些天被人阿諛慣了,本身也有些飄飄然,想著就我兒子那才學邊幅,甚麼樣的美嬌娘找不著?你能說些花來?
“彆的處所不敢說,鄙人蔡縣境內,周家絕對是一等一的大戶,家資钜萬,富不成言。那周大官人膝下無子,唯有兩女。長女本年十八,端莊賢淑,知書達禮,品德邊幅都冇得挑,這我是親眼所見,絕無虛言。現在周家成心跟你李家結秦晉之好,將長女許配給藎臣為妻,不知嫂夫人意下如何?”
療養期間,城中很多有頭有臉的大戶,不管與李家識與不識,都來看望。李柏開初想著人家一片美意,還熱忱歡迎,厥後發覺出這些人的詭計,又兼不堪其擾,便乾脆閉門謝客。
聽他不拿本身當外人,李柏悶著不接茬,孟氏見狀道:“多謝直學官人想著我李家,不知是甚麼美事?”
語至此處,他往外頭號召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