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138回 來護兒伏擊過羊嶺,楊玄感絕命葭蘆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看著楊玄感視死如歸的眼神,楊積善抖動手接過寶劍,萬般無法之下,楊積善含淚落劍,砍下楊玄動人頭。這便是:

這時一個校尉趕來,向楊玄感報言:“啟稟主公,衛文升出大興,李淵出弘農,前有屈突通阻路,請主公決計。”

“主公不成決鬥……”

號角沖天刀鋒起,旗號蔽日殺聲搏。

屈突通見叛軍殺來,也揮兵相向,頃刻間喊殺驚天,烽煙滿盈,刀光劍影,十幾萬人殺的天昏地暗,片甲橫飛,血如泉湧。真可謂:

反隋一亂成標榜,叛逆豪傑由此多。

瞬息間,呼聲高文,四周旗號扭捏,恰是來護兒的救兵在此埋伏,來護兒手按寶劍,在山頭一聲喝令,四周箭弩如雨,射向叛軍。山路狹小,步隊冗長,一團混亂,死傷無數,楊玄縱、楊積善倉猝撤退,反被隨行兵士擠入人群,行動盤跚。

來護兒一看叛軍大亂,提起大戟,對將士喊道:“剿除叛賊,就在本日!”麾下將士,一齊衝出,殺向山間,打得叛軍捧首鼠竄,兵敗如山倒。

楊玄感一起敗退,不知走了多遠,這才見楊積善劈麵催馬趕來,玄感問道:“如此惶恐,出了甚麼事?”

“哼!”楊玄感答道:“楊廣無道,窮兵黷武,徭役沉重,民氣儘失,我乃替天行道,何罪之有?”

楊玄感雙拳緊握,一捶桌案,言道:“成敗在此一舉,寧肯決鬥,不肯流亡。”

大隊人馬走近‘過羊嶺’,楊積善四周觀瞧,勸道:“我看此山險要,不成再進。”

兩小我正在商討,楊玄感的小弟楊積善催馬而來,言道:“稟告兄長,來護兒已率兵由黃河渡口登岸,追擊而來。”

蕭皇後親身迎駕,伉儷久未相見,楊廣道:“皇後一度困守東都,都是朕之錯誤。”

一起之上,傷兵載道,士氣全無,臨陣脫逃的百姓更是四周皆是。李密見楊玄感騎在頓時低頭沮喪,催馬快走幾步,趕上楊玄感,李密諫言道:“主公固然大戰得勝,另有幾萬兵士,不如北上太行山,遁藏官軍。”

“臣妾到另有觀點。”蕭皇後道:“楊玄感振臂一呼,從亂者十萬之多。百姓揭竿而起,可見民氣所向,現在民氣向背,陛下還當以民為重,不成丟了民氣。”

屈突蓋毫不逞強,二人又是大戰一場,廝殺二十回合未分勝負,但楊玄感仍舊不是屈突蓋的敵手,隻要抵擋之功,全無還手之力。楊玄縱一看環境不妙,大喝一聲,全軍齊發,衝向官軍。

功敗垂成恨猶在,慨歎末路無了局。

李密的話,楊玄感涓滴不放在心上,李密一看再勸不過,也是萬般無法,隻得跟從楊玄感,點齊兵馬迎戰屈突通兄弟。

楊積善在一旁言道:“來護兒已經堵住來路,傳聞火線葭蘆戍有路,還是先往葭蘆戍出亡。”事到如此,楊玄感隻得如此,世人調轉馬頭,又往葭蘆戍而去。

一場血戰,屈突通、屈突蓋兄弟大獲全勝,十萬叛軍殺傷過半,楊玄感大敗而退,離開疆場,隻得另尋前程。

楊玄感道:“我起兵反隋,勝負均是兵家常事,逃入山中,豈不如同山賊匪賊普通,玄感決不逃循山中。”

楊積善哭道:“眼下之計,兄長還是藏匿山林,以圖今後東山複興吧。”

一看楊玄感走投無路,李密抱拳道:“主公,局勢已去,我與韋福嗣反對陰世師,主公逃命去吧,好自為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