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_第145回 金光門叛將遭極刑,汾陽宮忠臣進死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隋煬帝楊廣征服四方,詔令再度朝見萬國使者,各國使節紛繁入京。宣文殿上文武百官,擺列擺佈,遵還是禮,西戎、北狄、東夷、南蠻,番邦屬國,逐次上殿,參拜隋煬帝楊廣,並呈上朝貢禮單。

看著天子不納忠告,張衡更加焦急,雙膝前挪幾步,言道:“陛下明鑒,朝廷有累卵之急,百姓有倒懸之危,倘若再征高麗,必將誤國誤民,後患無窮。”

李淵道:“啟稟娘娘,雁門郡傳來緊急軍情,榆林賊盜郭子和,勾搭突厥,企圖謀反。突厥兵馬正趕往雁門關而來。”

蕭皇後、陳朱紫正在閒談,忽聽皇上長歎一聲,捶胸叫苦。蕭珺起家疇昔,見隋煬帝抬頭髮楞,蕭皇後坐到床邊,安撫道:“陛下何必如此難堪本身,與那高句麗過不去。”

宇文述這話說得及時,隋煬帝深深點了點頭:“將斛斯政拖出金光門,捆縛立柱之上,令公卿百僚亂箭擊死這賊子!”

披頭披髮的斛斯政微微抬開端,看看隋煬帝,冷冷說道:“皇上……皇上打贏了高句麗,也輸光了大隋朝。”

張衡趕快跪倒,另一個寺人展開聖旨言道:“皇上有旨,張衡誹謗朝政,出言不遜,特賜自裁。欽此。”

“哐啷!”一聲,隋煬帝怒拍桌案,碟碗震反在桌麵,隋煬帝對擺佈怒道:“張衡無禮,誹謗朝政,擺佈拿下,打入死囚!”幾個金甲軍人圍了上來,按倒張衡,押送緝拿。

看著生不如死的斛斯政,各國使者和文武大臣,多少有些心生顧恤,唯有隋煬帝眼露凶光,狠聲問道:“冇想到吧,即便你與楊玄感、魚俱羅那些人裡應外合,堵截軍糧,但是得勝的還是是朕!”

張衡從速起家,撩袍跪倒:“鞍前馬後,萬死不辭!”

張衡獨坐死囚牢,抱恨不能壓服楊廣,俄然傳來腳步聲,隻見兩個寺人持聖旨而來,前麵跟的是蕭皇後。

蕭皇後道:“張衡自從免官,一向居於河東。”

張衡兩眼泛淚,心胸不甘,答道:“三番東征,百姓為盜,臣子離心,長此以往,大隋危矣。”

隋煬帝道:“你當年有佐命之功,朕此次召見你,是要重新啟用,讓你再建功業。”

萬國使者與文武百官,再次跪倒,山呼萬歲。隋煬帝道:“朕向來講到做到,恰好有人信不過朕,舉兵兵變,企圖謀反。來人呐,把斛斯政押上來!”

虞世基答道:“回稟陛下,高句麗並冇有派使者朝貢。”

禍從金口玉言出,隻歎後患更無窮。

隋煬帝頓時怒由心生,當著文武百官、各國使節的麵,隋煬帝言道:“朕三征高句麗,安定遼東,威加海內。現在高句麗為大隋藩屬國,既不稱臣,也不進貢,欺君罔上,豈能輕饒?”

一聽張衡勸諫,隋煬帝神采一落,頓時無光,蕭皇後見楊廣情感不對,看著張衡悄悄點頭,讓他少說諫言。

“張衡最知朕心,若在朕身邊,定有東征良策。”隋煬帝道。

蕭珺擔憂楊廣急於開戰,便進言道:“皇上既然思念張衡,不如巡遊汾陽宮,去看望臣子,一來算是體貼臣子,二來現在也不是東征的季候,恰好延緩些日子。”

幾個金甲軍人,五花大綁拖上來一個,昏昏欲死之人,恰是叛節的兵部侍郎斛斯政。此時斛斯政從高句麗押回大興,早已被一起折磨得遍體鱗傷,苟延殘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