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辯論數日,相互考證,最後認定陰陽之道,非論正反,隻要修煉者資質高絕,道心果斷,皆可殊途同歸,修成大道,道陵先祖為此專門記錄過王嬋老祖的心得,希冀後代子孫,能夠觸類旁通,是以我天師府曆代天師皆儘曉得。”
鬼穀子察其前後,度權量能,按照四人短長,彆離加以傳授機謀、技能和情勢,這四人學成以後,皆各有建立,成為名震天下的名流。
“不瞞真人,我的手上隻要這篇煉氣的法門,如果不是聽你說,我底子不曉得這就是鬼穀遺書。”宇文辰逸當下便將獲得這篇殘卷的來龍去脈跟張子祥說了。
不過,這兵家法門實為四篇,除了“機謀、技能、情勢”以外,另有“陰陽”一篇,分為上中下三冊,此中包含凝神練氣,禦器通靈,化神歸元。
兩人全憑張子祥的援救才逃脫大難,心下既存感激之情,又心胸尊敬之意,統統自是冇有貳言,拱手施禮道:“統統全憑真人做主。”
當然,他不曉得的是,天師府近百年來也是人才殘落,張子祥為百年當中僅得一見的奇才,非論武學,還是道學皆是無所不通。
想到鬼穀遺書,宇文辰逸心中又是衝動,又是遺憾,衝動的是獲得如許一本失傳千年的奇書,遺憾的是修習此法後,與天師府失之交臂。
肖文鋒聞言,鎮靜得一蹦三尺高,嘿嘿一笑:“我嚐嚐!”話剛出口,人已甩開大步,一溜煙的往前飛奔了出去,轉眼便不見了蹤跡,度比之汗血寶馬,亦不遑多讓。
張子祥目睹門下後輩青黃不接,也是憂心忡忡,暗中也在物色資質上佳的人選以便傳下衣缽,並且天師府有一個端方,就是隻傳張氏後輩,外人想入教門,必須改名換姓。
就憑張子祥以五雷神霄**,一掌擊退雲中月的本領和仙家普通的氣度,已經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敬佩萬分,隻恨不能拜在天師府門下。
宇文辰逸和肖文鋒聽得心神盪漾,這兩人可都是名傳千古的道家高人,世人皆覺得得道成仙,無不頂禮膜拜,奉為“神仙”,現在聽得張子祥娓娓道來,如何不心生神馳。
張子祥笑道:“我教先祖張道陵在成道之前,曾在崑崙仙山偶遇過王嬋老祖,其當時已經四百多歲,還是鶴童顏,如南極仙翁普通,飄然若仙。
傳聞修成以後,不但舉手之間便有雷霆之威,更可逆天改命,活上千年不死,飄然於芸芸眾生之上,為鬼神所忌,天道所不容。
遂與他會商修真之道,我天師府之修心法門以固本培元,溫養天賦之精為本,而王嬋老祖則以為順則凡,逆則仙,講究逆反陰陽,從“逆”的方向上奪六合之造化,凝練三寶,即精氣神。
張子祥笑道:“這是神行符,十個時候以內,能夠令人力量暢旺,腳步如飛。”
“莫非是它!”聞言,宇文辰逸反應了過來,摸出懷中的錦囊,取出古卷,雙手遞給張子祥,弱弱的問道:“真人,你看個這是不是鬼穀遺書。Ω”
宇文辰逸應了一聲好雙腿微一用力,人已經往前衝了出去,隻感覺耳旁生風,身邊的樹木一排排向後發展,小鎮村落晃眼即過,當真是快若駿馬。
宇文辰逸震驚之餘,心中仍有些迷惑,開口問道:“既然冇有傳播於世,那真人又是如何曉得這篇古卷,便是鬼穀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