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伏俟城為青海都護府治所,下設伏俟、湟州、河源、赤水、且末、鹽澤等都督府,都督府下設州縣。
“臣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伸謝大唐天子聖恩!” 慕容諾曷缽跪地領旨。
李靖在伏俟城的王宮內,再次向吐穀渾人宣旨,被挽救的慕容順兒子慕容諾曷缽及一些殘存的部落頭人們,再次聆聽大唐天子的旨意。
李靖稍稍的一愣後,把聖旨交給了慕容諾曷缽。
既然是吐穀渾新任的可汗舉海內附,天然冇有大臣們反對。
重新設立吐穀渾可汗,而不是除其國而治之,再次如許的決定,讓李靖有些絕望。
年幼的慕容諾曷缽,有如此考慮,心智也算是不錯了。非論是因為受其彆人影響,或者驚駭海內族人和家人再遭受此亂,還是至心內附,能做出如許明智的挑選,實在是吐穀渾族人的福分,小小年紀能做出如許的決定,也實非常人。
這是大唐所設的第一個都護府。
告彆慕容諾曷缽後,李靖當即囑人,將慕容諾曷缽要求內附,並想到長安朝見天子的摺子,緩慢傳往長安。
而讓李靖非常大怒的李道彥和高甑生部,也終究有動靜傳來,李道彥在蒙受嚴峻喪失後,退守鬆州,不敢再反擊,李世民已經免除了李道彥的岷州都督職,另遣其人代替,李道彥被傳喚回京。八月,鹽澤道行軍副總管劉德敏,一力要求反擊,行軍道總管高甑生同意之,劉德敏率部進犯背叛的羌人,斬殺三千餘人,洮州近的羌人望風而逃。
一場戰役,讓慕容伏允和慕容順前後滅亡,慕容氏王族中隻留下這三個小孩另有些職位,隻是都年幼無助,讓李靖也有些感慨。
“不,大總管,這是我和我的族人們顛末商討,再作一番考慮後才做出的決定,族人們也都同意如許做。這一年的戰役下來,另有此次的動亂,吐穀渾族人滅亡無數,我的父親和母親也都死於非命。現在吐穀渾海內各部落間為了各自的好處,都還在相互防備和進犯,若吐穀渾國還在,這類好處的爭奪也不成製止,並且,周邊的羌人也都虎視眈眈,也想趁機來占國地盤。如此下去,死傷的族人會更加多。為了族中百姓的安寧,也為了吐穀渾族人不再遭到戰役的傷害,我代表吐穀渾全部族人,請李大總管代我向大唐天子請命,讓我族人內附,成為大唐治下的百姓,獲得大唐的庇護,” 慕容諾曷缽有些悲慼地說道,“我父親因為族中之亂而死,另有我母親也是如此,另有那麼多伴跟著我長大的族叔們,我不肯再看到我的親人再有如此了局了。”
對於李靖來講,如此動亂過後,李世民冇有除其國,再封慕容諾曷缽為吐穀渾可汗,甚是讓他絕望,而慕容諾曷缽誌願去國,內附於唐,更是讓他大感不測。
第五十三章 青海道
李業詡也非常驚奇,也對這個幼年的吐穀渾新任可汗刮目相看起來,是否是這孩子經曆過磨難,如此的早熟了,還是受人勒迫?
慕容諾曷缽如許做,也給李世民出了個困難,若同意其內附,被俘虜的那些吐穀渾族人,也已經成了大唐子民,該如何措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