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軍魂_第五十三章 青海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而讓李靖非常大怒的李道彥和高甑生部,也終究有動靜傳來,李道彥在蒙受嚴峻喪失後,退守鬆州,不敢再反擊,李世民已經免除了李道彥的岷州都督職,另遣其人代替,李道彥被傳喚回京。八月,鹽澤道行軍副總管劉德敏,一力要求反擊,行軍道總管高甑生同意之,劉德敏率部進犯背叛的羌人,斬殺三千餘人,洮州近的羌人望風而逃。

“…文德懷遠,列聖之宏規;興亡繼絕,至仁之通訓。吐穀渾起家東胡,竄居西域,負險自固,擅立君長。爰在前人,通使中原,或為叛臣,不常厥德。近者慕容步薩缽為主,老而不智,迷而忘返,誌懷首鼠,虔劉疆埸。朕頻命行人,殷勤誘諭,不納忠信之言,惟行蜂蠆之毒。及六軍問罪,尚令申諭,遂無悛革,乃至滅亡。其子順,國蹙事窮,曆身無所,委命下吏,輿櫬轅門,故令解網釋俘,繼其宗祀。乃懷貳誌,遵彼覆車,曾未浹旬,自貽搏鬥。子燕王諾曷缽,弱不好弄,幼稱通理。才纂舊業,即逢內難。故遣旌節,遠申安撫,遂能率其種類,同竭誠款,儘其巢落,迎謁使者。屈膝頓顙,稟承朝化,請頒正朔,願入提封。丹誠內發,深可嘉尚,宜隆寵章,懋茲賞典。可封河源郡王,食邑四千戶,仍授烏地也拔勒豆可汗。即遣令人,備禮冊命。”

讓李靖有些迷惑的是,慕容諾曷缽隻是自稱河源郡王,而不是烏地也拔勒豆可汗。

並再次等候李世民的旨意。

李靖在伏俟城的王宮內,再次向吐穀渾人宣旨,被挽救的慕容順兒子慕容諾曷缽及一些殘存的部落頭人們,再次聆聽大唐天子的旨意。

對於李靖來講,如此動亂過後,李世民冇有除其國,再封慕容諾曷缽為吐穀渾可汗,甚是讓他絕望,而慕容諾曷缽誌願去國,內附於唐,更是讓他大感不測。

青海和青海湖,如此斑斕的處所,還是冇有歸入大唐的版圖裡來。

已經把此次兵變措置完的李靖,憂心忡忡地過了近二十天,終究比及了來自長安的旨意。

在典禮結束後,李靖留下與慕容諾曷缽密談,並另有一些事兒相告。

告彆慕容諾曷缽後,李靖當即囑人,將慕容諾曷缽要求內附,並想到長安朝見天子的摺子,緩慢傳往長安。

這是大唐所設的第一個都護府。

李靖先是慶祝慕容諾曷缽任吐穀渾可汗,同時奉告這位新任的可汗,唐軍將在伏俟城、曼頭城、庫山、沙柳河等地駐軍,並籌辦修建城池,以幫忙保護吐穀渾境內的安寧。

“李大總管,這是太子…可汗與我們多次會商,又與其他族人籌議過今後才做出的決定,” 慕容諾曷缽身邊一名春秋稍大的族人說道。

同時擴建伏俟城、曼頭城、樹墩城等,並在青海湖南北兩岸,及赤海邊築城,駐軍保衛,各地鎮守之將根基按本來的人選穩定。

慕容諾曷缽曾跟從著慕容順在長安呆了五六年,常聽慕容順講起長安的繁華,漢人的禮節之道,慕容諾曷缽和慕容順一樣,神馳大唐的強大,長安的繁華,也喜好著漢服,以學漢禮為榮,還能講一口非常流利的漢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