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帝傳_少年元和(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邊笑,一邊踏入門內,伸手抱起了正在哭鬨的元和,高高舉起,口中呼呼作聲,不時候便哄得元和破涕為笑,隻是嚷著要父親再舉高高。

一邊侍女們忍不住笑聲一片:“果然是,二少爺從小就愛賴著大少爺,這都幾歲了,還是不改。”

武帝得知宇文護竟敢對命官誥婦封子之疏擅行硃批,又大肆無禮之過後大怒,當下擒宇文護,殺彌道人,滅護一族及朋黨。另下旨準唐國公夫人之請,著季子淵為唐國公,並加封一等公。

李淵也哭笑不得,隻得輕撫著兒之背,感喟著說:“好好好,毗沙門不結婚,毗沙門不結婚,一世都隻與元和玩耍,一世都隻陪著元和,可好?”

武帝毫不躊躇地批了準字。

兩年後,淵身材漸康,唐國公先夫人卻日漸體弱。為求母安康,年僅九歲的李淵上折請聖上收回唐國公之位還與兄長,以免母敬愛幼傷長之過。武帝憐憫,淵之兄長澄更憐幼弟年幼喪父,兼之仁孝愛重,同時上疏要求武帝務必儲存幼弟之國公號。並自陳身材衰弱,實在無福無德擔此恩名。武帝閱疏後,大歎李氏兄弟兄友弟恭,兄慈弟愛之德,人間難尋。加上澄確切身弱,武帝便親書聖旨一道,對李淵多加慰勉,令其秉承國公號,今後好好貢獻母兄姐姐。並更將太原封為唐國公地。且準其全族遷往太原。

見了大哥,父親便被元和棄在一邊不睬不顧了。

一急,元和便趴在父親肩頭,悲切地哭了起來。世人不解小兒苦衷,一時又是一陣轟笑。

“唉呀唉呀,父親和元和的私話,被毗沙門聽到了。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呀……”李淵笑眯眯地打趣季子。

轉眼間,唐國公李淵府上的二公子李元和,已經是四歲了。

就在這一**的興替當中,少年李淵,卻在母親的籌劃下,冷靜地娶了年幼於本身的竇氏為妻,又生了一子建成。

又三年,即公元581年,靜帝禪位於丞相楊堅,大周滅,大隋興。

又過三年,唐國公突染重疾,一病不起。身邊隻要六歲的小公子淵奉養,唐國公夫人在求得上諭恩準後,帶著幾個孩子,奔赴安州,照顧唐國公。

“父親莫急,母親隻是想睡,故而便命毗沙門與和兒奉告父親,她不肯出門。”建成的神采非常躊躇:“父親,母靠剋日老是嗜睡,是不是……抱病了啊?”

小小元和最喜大哥,也最懼大哥,聽得大哥垂憐責備的話語,不由得低頭囁囁:“元和……元和隻想大哥陪……”

聽得父親允了,小小的元和也不知這話底子隻是隨口之言,立時便停了抽泣,抽泣著說好。成果又引得一片轟笑聲。

愛子都要出行,李淵又無事,因而便命建成帶著元和去請夫人,一同外出玩耍。

笑鬨一陣兒,建成畢竟還是冇有拗太小弟的撒嬌,承諾本日暫不去書房讀書,陪元和去郊野玩耍。

李淵當天正巧又得文帝賞識,再晉要職,又喜獲愛子,當即為這孩子起名為元和,並奉告老婆,今後再有兒子出世,就以元字為名。

世人回身一看,一個麵龐清秀如玉,神采飛揚,著繡金白衣的小小少年,正皺著眉,拿著一柄小小寶劍,站在世人以後。

李淵一聽此言,眼角微亮,也不睬兩子之問,與彭氏相視一眼,兩兩直直奔今後院。

“父親,您這也太縱了元和了。”一片轟笑同意之聲中,一道溫潤動聽的聲音傳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