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_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程奢道:“二郎放心,某即身為官府差員,自當秉公上報此事。卻不知阿誰羊盜窟是甚麼來頭,甚麼人住在那邊,他們是甚麼去處,為何大夥兒都乖乖服從?”

郭長順也搞不清楚程奢的官階品級,但既然對方是官府的人,便忙起家,號召三個兒子重新見了禮。確認了程奢的身份以後,郭長趁便愈發恭敬了些,道:“該當叫您程科長罷?不知老朽這麼稱呼是否安妥?......程科長此來,是為體味民情的?官府想要將這裡歸入治下麼?”

程奢問:“羊盜窟有多少人?”

程奢也不籌算進寨探查,走了一個多月的山路,查訪過那麼多村寨,貳內心已經明朗了一件事情,要想收攬這片地盤的民氣,羊盜窟必須肅除。是以,他隻是將這裡的地形地貌記錄下來,再畫了個粗陋的草圖,便隨郭七郎迴轉。

郭長順畢竟年齡有些大,現在族中很多事情都交給郭二郎摒擋,是以便由郭二郎講給程奢聽,程奢叮嚀兩位賬房先生筆墨記錄。

程奢道:“該如何做,某歸去後自會稟告李將軍和馮長史,現在便想聽聽這裡的環境。不知郭老可否給某細心講講?”

“程商對官府治策瞭若指掌,老朽聽程商一一道來之時,想起幼時本地裡正,程商說話的語氣和官府差役很近似。”

郭二郎年約四十,與程奢彷彿,但顯得比他要衰老很多,深深的皺紋已經充滿了額頭。他的話也未幾,卻很實在,數量報得也很切確,長久打仗後,程奢便曉得此人是個理事的妙手。

程奢大喜,能夠尋到一個山裡人當領導,當然是件功德,更何況這個領導還是郭家主事之人的親弟弟,此行該當會順利很多。

程奢看了看一旁默不出聲的郭五郎,隻見他緊咬嘴唇,額上青筋暴起,拳頭緊握,模糊顫抖。郭二郎說到這裡時,郭長順伸過手去握住了自家五郎的手,長長歎了口氣。

郭長順身邊一個青年俄然插話:“官府如果然能將羊盜窟平了,咱老郭家必然呼應官府征召,出錢出糧出人都冇說的!”

大話被當場拆穿,程奢未免有點不美意義,難堪著笑了兩聲,解釋道:“郭老好眼力,嗬嗬。實不相瞞,某是營州長史府人事科副科長,此來鬆嶺,是想體味本地民生民情。隻是柳城初定,官府不欲驚擾百姓,是故便坦白了身份。不過郭老放心,剛纔答允郭老的買賣,某定不會食言。”說罷,取出長史府所授印信公文給郭長順看。

郭家共有丁口三百四十六,男丁二百一十,此中青壯九十有六。山裡山外種田一千畝掛零,山裡河穀邊的上田七百三十畝,畝收糧一石三,其他為山外下田,因貧乏把守,畝產不到一石。除了種田外,郭家還兼營畜牧,在山外放養牛羊,並經常從河裡捕獲鮮魚。如許的餬口如果無人乾與,那可就太津潤不過了,可惜有個羊盜窟,郭家的日子便不好過了。

當晚,程奢等人在郭家用了飯食,歇宿在此。第二天一早,程奢道彆郭長順和郭二郎、郭五郎,以七郎為領導,開端體味和詳查這裡的民情。

郭長順本年六十二,雖不是家中年事最父老,倒是郭氏嫡派長房,為郭家屬長。他將程奢一行請入本身家中,又將三個兒子全都調集過來,就著粗茶水,與程奢商談起來。

整整一個月的時候,程奢帶領的第一組踏遍了小淩河上遊的統統河穀和村落,跑遍了桃花水、三泉溪等小淩河的支流,點驗了一應人丁和開墾的田畝,各村各寨的民情民風、地形地貌也記錄了厚厚幾大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