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朝駙馬須知_第137章 王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裕親王被文宣帝調去東南的時候,重潤郡主還冇出世。皇後從冇見過她,可畢竟是姐姐的女兒,與姐姐眉眼間總有幾分相像。

深夜,大丫環正給重潤郡主拆頭上金飾,謹慎揣摩著主子的神采溫聲道:“看模樣,皇後孃娘對主子您非常愛好。”

*

更何況都城位於西北與東南之間,兩位親王若想繞過都城接上線極其不易;都城東西兩麵都有天險隔擋,泛博中原地區又到處是皇家的眼線;二者各自與都城中間更隔著多少兵馬重郡,也能停止兩位親王犯上反叛的野心。

重潤郡主一行人被迎至城中行館,安設了一夜,次日便進宮去給陛下娘娘存候了。

到了都城,更是繁華似錦,不時能從透光的車簾中看到碧眼黃髮的藩人,又或者琉球那邊的富商。

裕親王是文宣帝的二哥。先帝子嗣不豐,膝下隻要五子。大皇子早早被立為儲君,與年紀最小的文宣帝差十多歲。裕親王是先帝的第二子,其母出自世家大戶,天然與太子乾係好不到哪兒去。

兩位少卿冷靜偏了眼,都城的大師閨秀大多穿著寬鬆,倒少有穿窄腰緊袖這麼窈窕的……

而原本身為二皇子老丈人的林大人蹭一下水漲船高,變成了林國丈,如何能不明白先帝此舉的深意?一邊是身為皇子妃的大女兒,一邊是已入主中宮母範天下的二女兒。麵前擺著兩條路,卻底子不需求選。

文宣帝便也學著那位老祖宗的手腕,把偶然爭鬥的四哥封作盛親王,放在民風剽悍的西北貧弱之地,其下有三萬精兵戍守西北邊陲。左來西北很多年冇有硝煙,盛親王也不管彆的,每天娛妻弄子,活得像個老頑童;

本日更新內容在上一章,本文獨家首發於晉城,請支撐正版。

想起一母同胞的姐姐自從跟著裕親王去了虔城冇幾年,就早早去了,她們姐妹二人連最後一麵都冇見到。皇後忍不住濕了眼,拍拍重潤郡主的手歎了口氣。

究其啟事,隻是因為文宣帝在先帝病中,晨昏定省奉養湯藥,如同寒冬臘月中的一股暖流,把先帝拔涼拔涼的心都暖化了。

先前本覺得郡主自江南而來,天然是那種弱柳扶風我見猶憐的大師閨秀。可現在人到了跟前再看看,郡主英姿颯爽器宇軒昂,比本身堂堂八尺男兒更顯豪氣,兩位少卿冷靜吐槽:這哪兒是出身江南的女人,這清楚是從漠北來的兒郎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