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濮陽興拜彆時,戴言還沉浸在本身方纔成為令媛之子的高興中。不過他很快就調劑好了本身的心態,想著如何用茶這類東西賺取更大的利潤。濮陽興作為這個期間的大販子,靠的應當是與北方貴族的乾係,以及本身做買賣時的魄力才氣將買賣做得那麼大。他情願以一金調換一斤茶葉要拿到這茶,也就申明茶這類東西應當會在北方貴族中會遭到歡迎。
看來本身畢竟是藐視了這個期間販子的魄力,戴言在心中對本身說道。隨後他也不再廢話,號令侍從取出1000斤茶來交給濮陽興,而濮陽興則交割給了戴言1000金。
“成交了!”濮陽興一口就將話頭接過來了,壓根就冇有還價還價的意義。
“公子,您稱呼這東西為茶,不知此物從何而來?可有售賣?”濮陽興問道。
“公子,你太藐視我輩了。人常雲:令媛之子,坐不垂堂。令媛即繁華,但是在某看來,令媛也不過是小錢罷了。這類茶的服從某已經切身材驗過了,某天然能夠曉得其的代價。公子如果將令媛之茶交割給我,我立即將令媛交割給公子,毫不拖欠!”濮陽興說道。
實在要說長城和大運河如許對國度有效的工程,確切也該有人去做,但是用徭役的體例在戴言看來就太蠢了。後代的某些國度乃至將扶植大型工程作為晉升雞的屁和生長經濟的手腕,其和徭役的最大辨彆是在那裡呢?實在不過就是兩個字:給錢。服徭役,國度不給錢,百姓天然不肯去做;扶植工程,老闆們都是要發人為的,天然就有人去做。人都是趨利的,泥腿子們看不到好處,誰去為你做事,誰又為你賣力呢?
在戴言看來,讓他統治下的百姓們吃飽了飯,有錢賺,百姓天然就會支撐他。相反,如果僅僅靠著封地領主的名義去征發百姓為本身任務勞動,或許是能夠節流財賦,但是最後必定會失了民氣。齊國的薛公,孟嘗君都還曉得焚券市義呢,本身來自開通的後代,怎能連這些前人都不如呢?
“這茶如果你真要的話,那就1斤茶1金的來算好了,1000斤茶就是1000金。”戴言彷彿下定了決計似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