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現代去大唐_繼續繼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過這又有個題目了,比如說您跟幾個朋友外出打獵,忙活半天,放倒了一頭大野豬,找柴生火,剝皮切肉,田野燒烤,哥兒幾個美美撮一頓,然後野豬肉還剩下一大堆呢!叫下人揹回家去也一頓吃不完,這如果放壞瞭如何辦?暴殄天物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取皮光肉嫩的小牛頭,先在火上燒一下去掉毛,再用開水燙洗,把毛根都去除潔淨。鍋裡下酒、豆豉、蔥、薑,把牛頭煮熟,剝下肉切成手掌般大的肉塊,跟酥油、花椒、酸橘等一起調好味,塞進瓶甕裡,用泥封住甕口。最後把肉甕埋進火塘,用微小的火力漸漸加熱烘出風味來。

忍不住又要戀慕妒忌恨一下皇親國戚達官朱紫,這些傢夥隻要仕進做到了五品以上,那麼每個月公家就給免費發好多肉吃。親王以下到二品大官,每個月供應二十頭羊、六十斤豬肉,三品官每個月隻給十二頭羊,四品五品官每個月給九頭羊,都不給豬肉,可見羊肉要比豬肉提高很多。

倒壺茶?估計冇有,費事您今後翻翻本書喝茶篇。

吃牛羊肉要撒胡椒,吃豬肉則必然要就著蒜。您在彆人家做客蹭吃的,仆人端上來一盤熱騰騰的蒸豬肉,您把肉片攪碎了,澆上蒜汁蒜泥,再來點兒豆醬,用剛出爐的金黃的麪餅卷裹起來,送嘴裡一咬,順邊流油,彆提多甘旨了。

過來倆彪形大漢,先打量您幾位的長相―不是熟麵孔,再瞅瞅店外街上人來人往一片平和,彷彿也不像埋伏著梁山豪傑,相視一點頭,伸出葵扇般大手,揪起您衣領,我丟―

誰宴客?穿成唐朝官員還這麼吝嗇,您不如穿越成嚴監生算了。

這道名菜首要在南邊地區風行,天高天子遠,長安管不著的處所纔有牛肉名菜的儲存空間嘛。製作過程以下:

《唐律卷十五・廄庫》:“主他殺馬牛者,徒一年。”仆人殺掉本身養的馬或者牛,要服一年苦役,也就是國度製止殺死這兩種大牲口,當然更製止吃牛肉。您那句“上五斤牛肉”,一不謹慎就要把食店東人送去服苦役啦。

那邊又有客人說啦,老子不愛吃膻腥的牛羊肉,老子就要吃豬肉,不供應豬肉就讚揚你唐穿團宰客。唉,至於嘛,客人彆衝動,誰說唐朝冇豬肉啊。固然不像牛肉那麼金貴,也不像羊肉那麼提高,但豬肉也算人們常見肉食之一,不會冇供應的。

唐律明文規定,殺自家牛馬徒一年,但是“誤殺,不坐”。至於如何證明是不對殺,而不是用心殺,從速把煮好的牛肉盛一盤送給鄰居,那就必定是誤殺啦……

拿菜單來?感謝,直到晚清民國期間,飯店裡都冇有現在的紙質菜單,頂多櫃上掛個水牌寫明本日特供。您要點甚麼菜,全憑跑堂的口報菜名,相聲藝術那是來源於餬口。

以是,您穿越到唐朝今後,不消希冀在飯店裡能瞥見水煮牛肉、杭椒牛柳、燈影牛肉、香辣肥牛、西紅柿燒牛腩、乾煽牛肉絲、土豆燉牛肉、腓力牛排……十足不供應哦。

也正因為羊肉是唐朝人最常吃的肉食,而羊肉膻味很重,以是能去膻的胡椒就特彆受正視。這玩意兒是來自西域南亞的入口貨,賣得很貴,如果您哪天傳聞當朝宰相被定罪抄家時,家裡抄出來800石(6.4萬公斤)胡椒,不要吃驚哦。[41]

小二!上五斤牛肉、十碗好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