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俠厲天途_第121章 浮屠舍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憂心忡忡的高廉此時正站在離王廷不遠的一處青草萋萋的山坡之上,眼望東北方向虛空,為今後高句麗的國運吵嘴是存是亡惶惑不安。

此情此景看的身後陵佑暗歎不止。

高廉深思不語,似是在悄悄消化陵佑的話。

攝政王陵讚普一副淡然自如高深莫測的模樣,也未因父子乾係偏向少壯派,一向是擺佈和稀泥,從不表態。

“為何?如果不來,不出一兩年時候我高句麗就要淪為天朝的屬地,我數十萬臣民都要成亡國之奴了。”高廉語帶憤然,似是在暗歎國小民弱,天道不公。

高廉的心垂垂趨於絕望,麵帶不解地反問道:“你為何要對我說這些,莫非你不怕即便你吐蕃依約出了兵,我也不將浮圖舍利交出。”

奪目的高麗新王高建心知戰事如此對峙,悠長下去對己方倒黴,畢竟彈丸之地的高句麗不敷以與邊境廣寬國力鼎盛的天朝興耐久之戰,王朝高低也非同心合力。

一聲悠長的感喟從高廉的身後傳來,驚的他虎軀一震,回身看了疇昔。

心有不甘的他暗派皇弟高廉喬裝打扮下攜鎮國珍寶浮圖舍利橫穿天朝到達吐蕃,以期獻寶於吐蕃國王,要求吐蕃出兵西域,與其東西夾攻天朝,以解天朝兵圍高麗之危。

當前王廷以內分為主戰主和兩派。主戰方是以陵讚普宗子陵佑為首的少壯派,主和方以兩朝元老耶和華等一乾老臣為中堅,自從天朝用兵高句麗以來爭辯不休,兩邊勢均力敵,一向爭不出個終究成果。

一身華服的陵佑抱著膀子走了過來,與高廉並行而立,眺望遠方蒼碧連天的草原。

上代高麗王下有三子,宗子高楠,次子現任高麗王高建,三子高廉。這三人當中又以高廉最為出眾,為人智謀皆屬上乘。但是世事弄人,上任高麗王未留遺言暴斃,位高權重的高楠和高建為爭奪皇位廝殺不竭,最後高建險勝為王,兵敗的高楠流亡天朝借兵。春秋最小無權無勢的高廉最後不得不憑藉高建。如果當時以高廉為王,天朝想毀滅高句麗怕是極難。

吐蕃王廷國王年幼,由權臣陵讚普攝政,屯兵十萬於安西都護府以南,呈蓄勢待發之勢。

隻要主戰派的陵讚路宗子陵佑彷彿看出了父親不急於表態的企圖,他把目光看向了王廷以後不遠的一座大山之上的宮殿,那是吐蕃最高武力的意味之地。

如果吐蕃王廷就此出兵,他不敢包管天朝會不會在大怒之下請出大將軍丁一方來羅些城滅殺掉他這個風頭正盛的攝政王。

吐蕃國師阿伽利明王就在碧斯山上的大羅宮閉關,出關也就在這一月以內了。

陵佑冷然道:“你太藐視天朝了。安西兵固然隻要六萬之數,但足以抵擋我吐蕃二十萬雄師一月不足,京師西郊另有天朝八萬羽林軍和涼州益州的六萬鐵騎枕戈待旦,這十幾萬精銳之師隨便能夠馳援安西。換句話說,天朝在出征之前已經做好我吐蕃出兵西域的萬全籌辦了。”

身在吐蕃王廷的高廉不傻,這些隻是一些空穴來風的動靜罷了,在吐蕃未真正對天朝用兵之時,他把浮圖舍利藏的嚴嚴實實,吐蕃任何想要旁觀舍利之人都被他拒之門外。

“你不該來的。”沉默了半晌,陵佑開口道,語聲降落有力。

實在陵佑的話隻說了上半句卻未說出下半句。

陵佑緊了緊身上的披風,臨走時說道:“高廉,你好自為之吧。不過,一個月以後不管是否出兵,你不留下浮圖舍利怕是極難走出這片高原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