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長女_第二十九章 布謀北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父親,能不能讓四叔去北疆啊?”趁著沈則敬還對北疆很有興趣,沈寧緊接著問道,遵循她的判定,沈則思去安北都護府是再好不過的了,隻是不曉得父親和祖父是不是想到了這一點。

沈則思很快就作好決定了,道是必然要去北疆,讓父親和伯父多操心了。如果說立德立言是文人的最高目標,那麼對武將而言,鎮疆建功就是最大尋求,即便馬革裹屍,那又何懼?人的平生,不管文武,總要有一個追乞降一個目標,順著這個追乞降目標孜孜儘力,纔不枉了此生。保衛邊陲護佑百姓是沈則思的尋求,他的心中自有如許一股武將的熱血。

以是還冇到十仲春,許慎行就和沈則敬通了動靜:事情定了,安北都護府司馬一職,比豫州果毅都尉還升了一等。因合適普通變更範圍以內,穀大祖和三皇子也冇有多加禁止,隻是時候鬆散些,在年前就要到安北報到,不日兵部就會頒佈變更任命書。

“如果四叔去了北疆,那麼少數民族就不敢來了,四叔技藝那麼高強……”這是沈寧對沈則思最實在的評價,沈家以文官士子居多,沈則思倒是個異數,自小學了一身的技藝,走了一條與沈家人不一樣的路,連他的幾個後代,也都受了他的影響,學武擅武,也早早走了參軍這一起。在沈寧的心中,沈則思和沈則敬一樣,實是沈家柱石之類的人。

“安北都護在北疆呢,那隴右道還遠……”沈則敬也恰好無事,找出大永邊境輿圖來一一和細說。按說沈則敬這個五品文官是不會有輿圖的,但是沈華善是工部尚書啊,把握天下河水流向山川走勢,一張輿圖,那是戔戔了,就連沈則敬其他兄弟,私底下也都是人手一張的啊,並且大家的輿圖還不一樣,比如沈則遠手中的輿圖,標記的就是各大商域販子的事情。

既然四叔沈則思宿世是因北疆而死,那麼這一世他就應當為北疆而生!沈寧沉沉地想,對北疆公眾和沈則思將來的擔憂合二為一,這個內裡已經四十幾歲的沈寧暴露了與她大要並不符合的悲憫之色,讓沈則敬感到大為獵奇,自沈寧隨伺書房以來,他也感到沈寧竄改頗大,這類竄改是可喜的,和沈俞氏互換定見後,他把這類竄改歸結為越大越懂事了,又或者,是書房隨伺讀書之功?

在杭州沈家祖宅的沈得善接到兄長沈華善的手劄,一時也有些遲疑。他雖處置碎務,卻不是冇有見地的,不然沈家的財產也不成能在他手上越做越大,乃至某些方麵來講,他有著和沈華善一樣的靈敏和洞察力。沈華善把北疆的局勢都對他說了,是否讓沈則思去北疆,就由沈得善最後拿主張。風俗使然,他快速地計量著去北疆的風險和收益,但事關本身的兒子,就有些亂了,這個度不好把握啊。

誰曾曉得,在天道局勢麵前,連高貴如天子都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輪輪鞭策,生生不息,五行更王,始終相生,連沈寧這重生而擺脫天道循環之人也隻能略知一二罷了。

他先是給本身兒子沈則思去了信,扣問他的設法,又去找了本身的二哥沈開善――都在杭州,便利得很啊。

收到沈得善的複書,沈華善把沈則敬叫了來,兩人會商如何運作才氣將沈則思調到安北都護府。幸虧沈則思豫州果毅都尉之職也不算高,就算有變更,也不過惹人諦視,可操縱的餘地也就多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