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後,她一向想,如果那晚冇有去過慈安殿,她這平生,是不是便會帶著母妃的祈願――安寧一世。
“不去,五皇兄剛定下婚事,他這麼急著把我嫁出去做甚麼。你替我回稟父皇,我和幾位將軍約了練兵,冇時候赴宴。”自安寧回京後,凡是皇宮有宴,嘉寧帝必讓她盛裝列席,但願能博個好名聲早日擇定夫婿,現在她一聽這話便頭疼,躲都躲不及,哪還會奉上門讓人當猴子耍弄。
“不是。”侍衛臉孔寂然,端著托盤邊說邊退:“部屬本日才曉得公主之才冠絕古今,這書要倒著才氣讀。”
十年前,深夜。
八公主才七八歲,邁著小短腿從椅子上跳下來,眸子烏黑髮亮,學著安寧的架式抱拳,清脆答覆:“是,大皇姐。”
說完徑直朝書房行去,龍行闊步,將一眾公主扔給了趙福。
張福停頓了一下,纔回:“已經在帝北城他殺了。”
木魚聲響了一夜,待天明之時太後才從佛堂分開。良喜抱著渾渾噩噩的安寧從佛堂後門謹慎翼翼翻出來,帶她回了寧瑜殿。
張福一愣,“太後,已經夜深了,您還是歇息……”
“帝永寧和陛下是自小的友情,即便是我下旨,他也不會把帝家軍調往西北。奉告薑瑜,必然要把那封密信找到,毀了它。”太後聲音冷沉。
不管在西北經曆多慘烈的戰役,不管被多少仇敵包抄,她都未如那夜普通驚駭絕望過。
“不消,帝盛天不在,哀家要好好替她帝家子孫超度。”
“良喜,放我出去,我要去找父皇,帝家冇有勾搭北秦,是皇祖母她……”安寧尖叫著推搡老寺人,抖動手去拔房門木栓。
院內空位上,安寧一身勁服,英姿勃發,勢不成擋,長劍在她手中如出海蛟龍。劍氣橫飛,枝葉灑落在幾位小公主頭頂,惹得她們詫異鎮靜得哇哇大呼,穩坐的韶華雖白著臉,眼中亦有幾分神馳愛護。
“可那是太後,陛下的生母,您的親祖母啊!”良喜老淚縱橫:“天子令出,朝野儘知,這件事如果鼓吹出去,韓家定會江山不保。陛下必然不會撤回聖旨,問罪太後,你如果去了,隻要死路一條啊!”
安寧公主是大靖王朝獨一一個未出嫁卻能出宮建府的公主,在她戍守西北的第二年,嘉寧帝力排眾議,圈西郊數裡,為長女修建了都麗堂皇的府邸,直到三個月前安寧公主自西北返來,公主府纔算迎回了仆人。
佛堂內有刹時的寂靜,太後垂眼,拿起案桌上的木魚悄悄敲起來。
“好,天子總算舍了婦人之仁,不枉哀家為他策劃至今。”
趙福麵露難色,“公主,陛下宣了各家世子前來,您好歹也露露麵。”
“主子,左相剛纔送來密信,帝北城大局已定,讓您無需再擔憂。”安寧本來要走出佛堂,俄然聞聲外間的說話聲,倉猝拉著良喜藏在了佛像後。
“陛下雖賜死帝家滿門,但是聽趙福說陛下饒了帝梓元一命,讓龔尚書把她帶回都城。”
那是良喜對她說的最後一句話,第二日,這個從小照拂她長大的老寺人自縊在陰暗冷沉的寺人房裡。
未及感慨完,她一晃神,手裡端著的茶杯落在地上,清脆的碎裂聲在深夜格外清楚。
時近半夜,書房內,安寧靠在軟榻上翻閱兵法,侍衛泡了一杯濃茶出去,放在榻前,安寧抿了一口,伸了個懶腰,“還是我們邊塞的茶葉好喝,那些江南進貢的雨茶,也就隻要那些整日吟詩作對的文弱墨客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