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機遇_第三十章 既往不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本來如此?鐵良大喜過望:“臣必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

“朕閉門造車,紙上談兵設想了一套軍事體製,決計仿效德國軍製。在朝廷設立帝國國防力量大本營,以朕為最高統帥,統禦全軍,包含禁衛軍及國防軍所轄軍隊。另仿效德軍設參謀總部為軍令機構,統轄國防軍所轄軍隊之練習、操演、作戰、變更打算,全權批示軍隊,受國防大臣直接批示與委派……王士珍,你現為軍諮使,朕希冀甚殷,任命你為參謀總長,望能實在賣力,不但要管陸軍,也要管水兵。朕但願在3個月內看到有關軍事團體製革演條陳。”

“朕此番詔浩繁統兵大員進京,一方麵確切為了給太後記念,另一麵也實有要事相商。倘若按某些人的歹意測度,朕要杯酒釋兵權,要摔杯為號,用得著這麼囉嗦麼?用得著如此推心置腹與卿等交代麼?”

“第二件事便是陸軍貴胄書院。”為招攬人才、培養滿人軍事骨乾,清廷專門設立陸軍貴胄書院,專收王公世爵、四品以上宗室及現任二品以上滿族文武大員的後輩,並附設王公講習所。黌舍報酬優厚,職位高貴,聽課者都是世爵宗親,就連攝政王載灃、恭親王溥偉都曾就學,非常世人所側目。但因為不采取漢人後輩,也引發不小的爭議。

“轉過身來讓朕瞧瞧。”聽著天子這話,蔭昌臉上暴露了極度難堪的神情,但還是依言轉過身去。蔭昌因為在德國多年,思惟理念早已野蠻很多,很早就剪去了髮辮。但因他常常為慈禧所召見,為製止保守官僚的群起攻之,不得不將假髮辮釘在所戴官帽上以充數。一旦結束覲見,他就迴歸到本來的本質,腦後再無那根豬尾巴。幾年前巡警部方纔建立之時,有關巡警髮辮去留題目仍鬨得沸沸揚揚,時任巡警部尚書的徐世昌據理力圖,終究使清廷同意將髮辮截短,但前麵仍留了個長逾半尺的尾巴,散落開來構成一段馬尾鬃模樣。雖並不完整,足已讓人耳目一新,唯新軍髮辮並未如此仿效,隻讓人塞進大簷帽罷了。

“皇上天恩,臣等銘感五內。”

“皇上所慮,萬民之福。”

“朕覺得陸軍貴胄書院旨在培養國度軍事人才,不成過分拘泥,凡父兄現任四品以上文武大員、年18~25歲之間者,休問滿漢,準一概經測驗後入書院讀書。”

林廣宇最後所說的倒是北洋新軍各級官兵設立袁世凱長生牌位之事。論常理,此事非常忌諱,凡是有如此行動的了局不會太好——比方明朝魏忠賢。因為這是赤裸裸地鼓吹小我,架空朝廷和天子的行動。當然在明麵上袁世凱也有可辯白的餘地——不是我袁或人讓手底下兵士供奉的,是他們誌願如此。

“主子惶恐,那是攝政王謬讚了。”本來馮國璋在貴胄書院中不但任總辦,還兼任教習,親身講課,一方麵大顯技藝,另一方麵也同各親貴建立了較為親熱的乾係。聽到這話,他口頭謙善,內心卻非常歡暢。

跟著一樁樁任命和任務的下達,老邁帝國的軍事機器開端後袁期間的運轉……第三次機遇 第一卷 風起青萍之末 第三十章 既往不咎

“先說第一樣,蔭昌。”

“第三件事便是陸軍部。鐵良,朕查各國的軍隊,冇有隻要陸軍而無水兵的,陸軍部雖說兼管水兵事件,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鐵知己想,要設水兵部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