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督公_第十八章 論策(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提起文官個人,秦書淮就滾滾不斷地痛罵了起來。

秦書淮道,“所謂文官之患,便是文官結黨營私,大搞黨爭。他們推行非我朋黨,其行必惡。試問我大明朝以來,多少有才之士因為文官攻訐而下台的?”

秦書淮大手一揮,道,“誰惶恐了?帶路!”

更讓人鄙夷的是,這群文官每天以“清流”自居,不但空談抱負卻無一可行的辦法落地,並且到了滿清入關後,除了少數幾個鐵骨錚錚的讀書人抗爭到底,很大一部分文官都做了他們曾經最鄙夷的事情――投降。最聞名的當屬明末東林黨的魁首錢謙益,喊了一輩子的禮節廉恥,也曾用此進犯過無數政敵,卻當清軍兵臨城下,一代名妓柳如是要拉著他跳河就義時,竟以“水太涼”為由回絕了,最後跪在城門口驅逐清軍入城。連個娼妓都比他偶然令,由此可見所謂的“清流”到底是甚麼樣的一起貨品。

老者衝秦書淮和藹一笑,說道,“書淮小友,可否陪老夫喝兩口?”

秦書淮雖有醉意,不過還是嗬嗬一笑,道,“小子敢不該命。”

老頭哈哈一笑,道,“你這地痞小子,吊老夫胃口。”

狠狠地罵了一通,罵的孫承宗的神采相稱丟臉,秦書淮這纔想起來孫承宗也是個文官,並且還是個大文官……

總之,這個大腿不成不抱!

秦書淮搖點頭,說道,“家師已經仙去了。”

老頭將信將疑地看著秦書淮,沉吟了會,又說道,“小友確切隻學了外相罷了。方纔小友一番遼東策論,看似洞若觀火,實則儘管中窺豹,見一斑而不見滿身罷了。”

這隻是一方麵。明末的文官還對吵架情有獨鐘,不管是百官、首輔乃至是天子,隻要稍稍做的有些瑕疵,一大群文官便會群起而攻之,試想在如許的言論環境下,誰還能大膽地停止鼎新?

明朝末年的文官,從底子上就是小資產階層、官僚階層好處的代言人,縱觀全部中國汗青,他們能夠說是最赤果果、最無恥的保護本個人好處的朋黨個人。比如,明末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個人打著“不與民爭利”的品德大旗,果斷抵抗向工貿易和礦業等征稅,卻主張對農業征收重稅,以此來彌補國庫的空虛。要曉得明末已經呈現了本錢主義的抽芽,工貿易者把握了大量的財產,放棄這麼優良的稅源,需求向底層的農夫征收多少稅才氣彌補?能夠說,恰是他們的畸形稅收政策導致了明末農夫叛逆不竭,也導致邊關將士軍餉不敷,直接幫忙後金崛起,終究滅了明朝。

老頭笑道,“尊師公然有道。那麼,老夫姓孫名承宗,字稚繩,不知夠格聽小友一番實話否?”

秦書淮一本端莊地說道,“並非小子吊胃口,而是家師教誨小子,對有些人說得實話,而有些人卻說不得實話。”

卻不想剛起家,一個高大潔淨的男人走了過來,對他說道,“這位兄弟,我家仆人請你上去一敘。”

兩人喝了幾杯,老者又道,“小友方纔一番策論,當真是彆開生麵,讓人醍醐灌頂。老夫冒昧地問一句,小友師承哪位高人啊?”

孫承宗微微點頭,如有所思了一會,又淡淡一笑道,“遼東之患路人皆知,武林之患也臨時不說,這文官之患倒是新奇,小友可否詳說一二?”

男人淡淡一笑,道,“兄弟不必惶恐,我家仆人隻是想與你聊談天罷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