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需乾淨,莫使貪慾染,思惟及辯論,當起天真眼,
頌:
人身臟腑,各具其味,或苦或酸,或甜或鹹,香臭混合,和分解身,人之血氣,周流有度,蓋其本源,在乎一元,一元遍滿,生作有三,精氣神者,各有二元,於陰陽者,乃生正邪,天賦之數,即無正邪,後天之理,則有邪正。
以有邊聰明,運身相執念,如是有邊沿,如何證無窮,
世人說的凝神是將自我心神凝集起來,而我常說的凝神倒是將自我心神展放開來,將‘我’之心神融會‘元’之神靈,初修之以是呈現很多題目,歸結起來,底子上就是工夫不正,前期起修時留了停滯;起修以來的缺點,能夠通過涵養身心正見來漸漸改良,比如水中的雜質,靜著靜著就純潔了,雜質也不見了;很多人決計的去做工夫,反而冇有起到好的結果,就是太在乎了好處、好處,不要在乎練功的好處,也不要看重修行的好處,將心量放大,心性垂垂溫和高興,如許纔是正修行。
人非生而知之者,知皆從厥後也,暫棄所知,便是赤子,暫棄數十年風俗,便是天真純性,世人所不能如此者,為執所知重,風俗感染,不能暫離,於此無歇息境,思惟畢竟後天,雖複修學道法,亦不能成績天賦見地;眾靜修者,清修形神,涵養性命,先修心性,德厚者得,少德者缺,清修之事,無師自成之道也,性命一體,形神俱妙之事非所易也,寡慾清心,方可學靜。
如果你能自知,但不能知人,這隻能自守,不能護人,因為這是‘窮’的境地,冇有到‘達’的境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比方日月,光照天下,你若無日月之能,無日月心量,就不要求取尊上之名號;人間世人,誰如日月?誰含大千眾靈?若無此心,不敷為大,無此大心,誰得聖果?眾宵小無此大心而有此大欲,欲取天下為無私,欲取聖界為自有,心德差失遠矣!
後代修行者,雖有得證者,但是不得果,聰明不發明,
不知以是然,當深思前過,必出缺德處,停滯不能行,
頌:
世人今後知為識,墮後知識中,以此為真,後識建立,即棄前識,如是平生,心念竄改,未曾停歇,而不知後事知識,皆不離赤子之心,世人善歹認識知見,皆不離赤子心也。
比方少年人,血強氣淩人,氣衰遲暮者,體弱氣亦結,
各種諸戒律,可曾付實施?若戒行出缺,所得皆幻境,
七魄在肺,三魂住肝,皆在精元以內,為命元精氣所滋養,諸百節之精力,亦複如此,若人傷一處,到處皆損,而到處皆能濟養受損之地,所耗散者,精元罷了;人之精元,種類有彆,天賦一氣,周行遍滿,陰陽二類,亦為遍滿,精氣神者,亦遍滿之,於此精力境地,先凝胞胎,複化肢體,臟腑骨節,漸次而成,經脈外相,複次而成,七月形備,十月胎圓;出世母胎,即墮後天,但以一陽充滿發散,十四五年,形體乃成,自此今後,近死遠生,以身心不反先本性故,失其性也,命自失矣。
常誦聖言,邪見漸去,正意義惟,漸立於心,心正意純,形影自正,世俗邪見,當得透明,以淨明眼,見人間事,皆為修行,見修行法,皆人間事,圓轉眼界,世所罕見,當善修持;世人得法而具邪見者,不為少有,以彼眼界粗陋故,我心尚重,不見劃一,雖說聖言,而非聖賢,人間心中,另有膠葛,以是業障,不明人緣,至於深妙,則不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