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自心有病,精進取法修行,自愈自病,至於無病,便是美滿,故名心無所求而能精進。
―
陽心本靜,性主有為,通達神性,聰明天真,若棄私慾,則三毒滅,陽心孩童,天真自現;陽意有為,通達神明,以神性通達五臟,五臟諸臣,精華不竭,五臣朝心,名為歸元,實是歸合天真神性;陰心奪主,即欲奪神性也,若彼奪神性,則五元皆為之受損毒害,恣情貪嗔癡而無束縛,因而出錯,夭亡而死。
―
陽心純真,專性靈靜,若人幼年時不能涵養陽心純真,陰心便漸入主位,諸欲漸增;陰心性劣而好粉飾過罪,不樂有為;心尚如此,何況四臣,四臣之陽亦被陽性所亂,恣情於欲,不尊天心,如是本身必病,心亦惑亂;四臣不得天真神性滋養,而受陰心之指令,是故世人多沉迷爭鬥鄉中,執迷不悟,離道失德;履踐天光,呼吸育清,不但於身,亦用於心也。
善惡皆汝身,但有取與行,
若欲實修,當攝心性,心取自心,莫取貳心,以自心所感而修,自有所悟,證自所悟,自有所得;莫專於知識名詞實際下工夫,當修持心德身行,若身心平和,此時乃能夠真修,若身心不昭雪麵,所修之果,亦如夢幻,身故得福,無有道境。
答:修道之人,欲越無明之困,修行身心,其將離困時,則如人在水,欲離水時,頓時沉重,此乃脫困之後果,水性之黏纏,亦是魔來拉扯,故當持心謹慎,精進而出,若心退轉,頓回水中,又覺輕鬆,而實非無困。
性光之說,在金丹南宗有此說,北宗無此說,彼說性光,即元神之光,此光無可見,如有白光或閃光,皆非元神光,無見色而明,不見光而明,此為彼等所說性光。
問:但是如果靈魂缺失呢?在靈魂不完整的狀況下又該如何辦?
若於順境中,莫沉墮安閒,
―
道功、禪功,如是二種,汝等自發得有諸相,取相說法,取相修法,豈為正道?
答:心機學乃六根辨識中認識辨識,於六根識理不儘不全,尚不得自明,如何照明貳心?若不入靜定,則不明五根與六根之不同,亦不測意根當中覆成心根識心;認識之思,層層遞進,凡人不修自心,亦不修身,是故平生所用思識隻在粗淺層次,以認識辨識行動不同法,或移情彆思,或尋見心機,畢竟不測心識,縱見心識思惟,亦不能自已。
問:學修道者當若那邊世?
問:就教,修行煉心會有幾次當如何,偶然有所悟而空靈,一段時候後又**多了些?
何為天德真水,即神明也、亦名元神,乃一元之氣所生第一氣性也,如是名之為天德,真水者,以其能哺育形神故名真水,彷彿一氣而實非一氣,天賦一氣,在人身中,雖百萬分之一,亦足初修矣。
溫水煮青蛙,溫泉即死泉,
問:要向哪位聖賢懺悔呢?我的恩師能夠嗎?
道功、禪定,二種法實難兼修,若疇昔未學禪定與道功,一心隻修自所知法,則不能兼備,若前日修禪定,後日修道靜,則二種乃為混修,混修之人,比方二馬引車,分向而行,車必破壞,無有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