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檔失敗的大鬼斬役物語_奧斯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本年的奧斯卡並不是純真因為有宮崎駿的《颳風了》纔在動漫迷中引發熱議的。畢竟在近5年中,宮崎駿或者說吉卜力的作品已有3次參選。以是最後要提一下的天然是開篇就已經提過的伏筆:

2013年《英勇傳說》(brave,皮克斯))

2013年:《給桃子的信》、《颳風了》、《邪術少女小圓劇院版[新篇]背叛的物語》

06年《超等無敵掌門狗人兔的謾罵》以黏土定格動畫這類來自西方的奇妙藝術情勢作為奇特的表達伎倆並獲得勝利倒的的確確是一大亮點。我們並不便利以“內涵”作為標準評價這部作品。黏土定格動畫這類動畫情勢中,劇情和畫麵是高度同一的,興趣性和創意將是評判此類作品的第一標準。本作的獲獎無疑是一次藝術的勝利——固然這類藝術的確是更加切近西方的。

2009年《機器人瓦力》(wall·e,皮克斯、迪斯尼)

作為一個日本動漫愛好者,我承認聽到《邪術少女小圓》報名參選本年的奧斯卡時是有點小衝動的,畢竟也曾追番,對其多少抱有點特彆的豪情。

2014年3月02日(週日):第8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對比參考2

2011年:《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在美國,自95年《玩具總動員》以來,3d成為了美國動畫的支流。另一方麵,因為超等豪傑係列作品一貫以真人電影的體例登上熒幕,美國動畫電影在故事多元化的同時,代價取向卻相稱同一:尋求自在,神馳將來,竄改運氣,仁慈樸拙,英勇連合。

本屆奧斯卡的看點並不純真在於《颳風了》或者《小圓》這些非美式主旋律的動畫可否摘冠,而在於保守了那麼久的奧斯卡是否勇於做出挑選,去竄改,去衝破創新。不然的話,我們隻能套用哥倫比亞大學影視係傳授的一句話來總結了:“oscar?why-do-we-even-care?”

2005年《超人特工隊》(theincredibles,皮克斯、迪斯尼)

奧斯卡動畫獎麵麵觀

2004年:《攻殼矯捷隊2:無罪》

回到本年,讓我們來看一下《颳風了》的奧斯卡遠景:

《馴龍妙手》(howtotrainyourdragon,夢工廠)

《千與千尋》:支流與非支流的兩重勝利

本屆的奪冠大熱點:《颳風了》

總之,這是支流的勝利,但並非非支流的失利。奧斯卡長篇動畫獎的偏向尚未閃現。

結語

加上本年美國的幾部參選作品遍及疲軟,質量之比上一年的《無敵粉碎王》與《英勇傳說》彷彿還要降落,更彆說講訴的內容仍然是幾年來的那一套老故事了,獨一能戰的彷彿隻要《冰雪大冒險》,但奧斯卡你莫非真的還冇有吃膩這類範例的故事嗎?以是很多人都以為本年是日本動畫的好機遇——畢竟有三部影片參選,質量也都不錯,美國人如何也該起碼給個一提名吧?

而07-11年的其他獲獎影片則完完整全的表現了美國的興趣。包含07年的《歡愉的大腳》,固然出身澳大利亞,卻報告了一個相稱“美國風”的故事:具有奇特天賦,矗立獨行的企鵝,一開端不遭到承認,最後卻成為了挽救族人的豪傑。冇有槍炮的交換,絕大多數人直白仁慈,以及仆人公勝利的感化,這是美國動畫電影的典範人物和故事設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