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想來,皇上對你已是不錯。隻斥責你一次,卻未降你官職,想來皇上還是但願你今後能保舉些真正的人才。”馮霽雯固然對和珅在外的行動也不甚對勁。但想著畢竟伉儷情深,如果和珅並非成心為惡,就安撫他一番。“眼看本年是你四十歲滿壽,本年的壽宴,我幫你好好辦一辦。”
謝墉道:“伯元,你初入翰林,與阿中堂並不瞭解,卻肯為了我的事,單獨上門拜訪。僅此一事,教員已經心對勁足了。你有才學,又是本性純良之人,故而教員在這些門生內裡,最看重的就是你。但你經曆世事未幾,隻怕都城當中,會有所不便……也罷,都城人事,教員也不善於,教不了你甚麼。但你需記著,凡與人來往,需求三思而後行。可不要學你身邊這位,動輒惡語相向纔是。”說著也看了楊吉一眼。
眼看試卷翻到最後幾張,乾隆俄然麵前一亮,道:“這篇寫得好,羅因鳥而始張,鳥以目而罔逸……理密文連,絲交花簇,隙漏相承,小巧互複……蓋集目成羅,獨一羅乃收眾目,而分羅得目,非一目可抵全羅……文采、氣韻,兼而有之,又不見滯澀,這般行文,本日試卷裡,當要數第一了。”最後另有三篇試卷,乾隆觀其大略,都不對勁,道:“和珅、彭元瑞,你等過來看看,若無貳言,這一篇朕取為第一,如何?”
眼看翰林授官之事已畢,乾隆道:“翰林的事,明天就到這裡吧。本日另有一事,宣王傑和尹壯圖出去。”
楊吉道:“老先生,莫非那阿中堂,也有識人不當之處嗎?傳聞那些小人誣告教員取士不公一事,就是阿中堂向皇上提及的啊?”他夙來心直口快,對不喜之人常常直言相斥,與阮元分歧。
呼什圖道:“朝鮮使臣當在皇上萬壽之前,入京朝見,不過是三個月今後的事。今番迎送,正使乃是禮部尚書紀大人,你同他學習便是。阮元,皇上同和中堂這一番厚愛,今後你可要記取啊。”
楊吉道:“伯元如果在彆處倒好,可他眼下就在翰林院,想不去和那和珅搭話,哪有那麼輕易啊?”
“夫人想得全麵。”和珅笑道。但這句話,也讓和珅有了彆樣的設法。
這年的散館賦文,題目為《一目羅賦》,測驗結束,乾隆便同和珅、彭元瑞等人一同評斷試卷,一併商討散館以後,庶吉人授官之事。乾隆看了數卷都不甚對勁,但中間有一卷,乾隆看了,卻連連點頭,道:“此人筆跡朕識得,名叫錢楷,翰林院新科進士,學清字的內裡,就屬他字寫得最好,看來文采也自不錯。和珅、彭元瑞,朕擬授他戶部主事,你二人感覺可好?”
和珅雖執掌翰林院一年,但錢楷與他來往未幾,本來不肯讓他遷官,可想著湛露之事,隻怕本身出言相阻,又被乾隆斥責一番,故而一時不言。彭元瑞卻答道:“陛下,臣覺得,這錢楷文采出眾,又工於書法,恰是翰林之選,改部固然可授六品,卻怕是用錯了處所。”
“老爺,還是半年前的事嗎?”劉全和馮霽雯看和珅悶悶不樂,也過來安撫他。
但就在此時,楊吉俄然過來,道:“伯元,內裡有個太……有位宮裡來的公公,說有旨要宣。”他本來瞧不起內監,隻想說寺人二字,但感覺阮元用詞一貫高雅,不好說得那麼直白,才改了口。
“幸虧眼下朝中,另有阿中堂和王中堂,阿中堂功勞卓著,論朝中位次,和珅之上,隻要阿中堂一人。而王中堂是我士林之首,人所共仰,朝廷也恰是有他二人,這數年間才氣承平無事。可如果他二人有個萬一,當時朝廷局勢,隻怕遠非你二人能夠設想了。故而伯元,今後需求記著,不管如何,不成在朝中說阿中堂與王中堂的不是。阿誰時候得利的隻會是和珅,這番事理,須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