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撫天下_第四十一章 英吉利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彩兒的事我去辦,不過,另有一小我,你可想好去處了?”阮承信俄然問道。

“好嘞,二叔兄弟,我來幫你!”

福康安道:“回皇上,臣聽聞詹事阮元,文章高雅,精於學術,又兼其祖為朝廷參將,想來軍務也自曉得。雲南地處邊疆,非文武兩兼之人,不能為長吏。臣想著阮詹事已是三品,轉為按察使並無不當,也可使其文武之才得以發揮,臣熱誠為公之心,還望皇上明鑒。”福康安之前乾隆萬壽之時,即想著如果阮元真有才調,定要招致麾下。但彼時邊事繁忙,萬壽慶典以後不久他便拜彆,也未能向乾隆稟報。此時他已調任雲貴總督,故而舊事重提,想著先把阮元安插到本身身邊,以後再看他行事。他所汲引保舉多是武臣,與文官來往未幾,是以也想著在文臣中拔擢一二親信,以穩固本身職位。

“楊大哥,剛纔那不是你說的宣武門嗎?不是到了宣武門就要往南了嗎?”

“魁……”阮元方纔動口,才感覺阮鴻這個字非常拗口,並且所謂魁陽,彷彿更應當是高大結實之人的字號,與阮鴻這略顯文弱樸素的樣貌但是大大不符,隻好陪笑道:“還是二叔好聽。”

過得半晌,乾隆忽道:“福康安,你額娘現下身材如何?朕聽豐紳濟倫提及,你額娘已有一段時候起不來床了,可有此事?”豐紳濟倫是福康安兄長福隆安之子,乾隆的外孫,故而得以與乾隆靠近。

而此時的阮元,也在忙另一件要事,這日阮承信到了都城,他也和楊吉一道,去東便門船埠驅逐。眼看客船漸進,阮承信從船中緩緩走出,也和楊吉一起向父親拜過了。可回想父親上一次入京,乃是和江彩、阮荃、劉文如一道,不過兩年時候,江彩母女已和本身陰陽兩隔,也自是心傷不已。

“楊大哥,這都城船埠,隻要一條水道,也和咱揚州南水關似的,那城裡人不得更多啦?”

乾隆道:“其間起因,朕也不知,實在話說返來,朕是不肯讓他們如此罔顧體製的。不過嘛,朕也看了那英吉利國王的報告,言辭非常謙順,或許確如他們文中所言,也是有能夠的。朕和福康安、和珅、孫士毅他們商討過了,看在他們國王言辭謙恭的份上,朕也破一次例,我天朝聲望遠播萬裡,原也不需計算這些末節。”

“是啊,彩兒剛去那幾日,她每天都哭,看著彩兒的衣服啊、簪子啊,也會哭個不斷,我看她阿誰模樣,我也難受。隻是那幾日忙著喪儀,實在都冇時候照顧她,還是楊吉每天照顧她,才幫她過了那最難的三個月。”

福康安冇想到乾隆俄然問出這個題目,也一時支吾道:“回皇上,臣……主子額娘年紀大了,這幾日確有不適,但請皇上放心,主子家中醫藥,現已齊備,想來額娘病情是不打緊的。”之前保舉乃是公事,故而福康安稱“臣”,可此次說到家事,就隻能依文臣例,稱“主子”了。

“這……這位大哥說得也是……”阮鴻彷彿也冇找到更好的體例。

阮元也趕緊叩首謝恩,他很清楚,詹事本來並無實職,之前寶笈、石經修定都已結束。如果上麵另有要事,申明乾隆對本身信賴如常,可如果竟歸詹事府,那前麵反倒難辦了。

顛末兩次廓爾喀戰役,乾隆以為,之前的《西藏善後章程》隻要十三條,不敷以應對西藏的竄改,是以以後又詳加集議,這一日,新的《藏內善後章程》製定結束,共二十九條。乾隆讓和珅、福康安、孫士毅一一看過了,道:“先前西藏、蒙古活佛轉世之法,流弊甚多,本日朕定此金瓶掣簽之法,自當至公至正,凡是轉世,皆係天數,非人力能夠乾預此中了,你等可另有貳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