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蕭景煜當衆宣佈:"柳氏德行有虧,不堪為後。然太後所慮亦有事理。朕決定廣選秀女,擇賢立後。"
劉尚書不答,卻有一名坤寧宮宮女突入殿中,撲跪在地:"陛下!奴婢在皇後孃娘枕下發明此物!"她高舉一個小布偶,上麵紮滿銀針,貼著皇後生辰八字。
朝堂震驚。劉尚書麵如土色,跪地喊冤。天子大怒,命令將柳如眉打入冷宮,劉尚書撤職查辦。同時,為表揚都靈兒救後之功,加賜"賢德"二字封號,職位僅次於太子妃。
公然,李皇後喪期未過,太後便結合朝中大臣上表,請立柳如眉為後——本來柳如眉因父建功,已被放出冷宮。
天子當即命令徹查。很快,一名賣力皇後藥膳的宮女被抓,經鞠問供出是受柳如眉教唆。更驚人的是,還在柳如眉寢殿搜出了與布偶不異的布料和殘剩蠱毒。
都靈兒心頭一震,麵上卻不顯:"靈兒不敢有此非分之想。"
蕭景煜嘲笑:"皇叔此言差矣。李皇後乃先帝親選,賢能淑德,雖體弱卻無礙理政。朕暫無廢後之意。"
"陛下,"都靈兒轉向天子,"此毒需持續下藥三日方能見效。請查這三日收支坤寧宮之人,特彆是打仗過皇後飲食者。"
"都貴妃,可知哀家為何召你?"太後開門見山。
這一招以退為進,既回絕了柳如眉,又暫緩了立後之爭。太後雖不滿,卻也無話可說。
太後嘲笑:"是嗎?那為何天子剋日幾次召程禦史密談?不就是想借勢審都明遠案為你洗白?"
蕭景煜眼神一厲:"劉大人此言何意?"
"陛下!"劉尚書俄然出列,"臣聽聞官方有巫蠱之術,可令人忽病忽愈。皇後孃娘病情幾次,恐有蹊蹺!"
話未說完,李皇後便香消玉殞。都靈兒哀思之餘,更警戒太後接下來的行動。
公然,即位大典次日,太後召都靈兒入慈寧宮。
都靈兒深吸一口氣,逼迫本身沉著下來:"陛下明鑒,靈兒若關鍵皇後孃娘,當初何必冒險相救?"
都靈兒為他斟茶:"陛下,靈兒本無期望後位。但鄭國公等人結黨營私,若不停止,恐生禍亂。"
"陛下,國不成一日無君,亦不成無後。"鄭國公在朝堂上直言,"李皇後體弱多病,恐難勝任中宮之責。請陛下另立新後,以安社稷。"
選秀前夕,都靈兒在清算父親遺物時,偶爾發明一封藏在玉佩夾層中的密信。信中內容令她魂飛魄散——她竟非都明遠親生,而是前朝末代公主的遺孤!當年都明遠受命搜尋前朝餘孽,卻因憐憫嬰兒無辜,暗中收養了她。
但是好景不長。永和五年冬,天子突發惡疾,臥床不起。蕭景煜日夜奉養榻前,都靈兒也多次奉藥,但天子病情每況愈下。
都靈兒靠在他胸前,聽著有力的心跳:"殿下為何如此信賴靈兒?若靈兒真有異心..."
"兒臣謝父皇恩情。"都靈兒聲音清越,禮節完美無缺。
天子對勁點頭,正要賜宴,忽聽殿外一陣騷動。一名寺人慌鎮靜張跑出去:"陛下!坤寧宮來人報,皇後孃娘俄然昏迷,口吐鮮血!"
永和五年蒲月初五,端陽佳節。
這一聲"朕",讓都靈兒認識到,她麵前的男人已是大周的新天子。而她的運氣,也將隨之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