飂兮若無止。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猶兮若畏四鄰﹔
強其骨。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故能成其私。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何謂寵辱若驚。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虛其心,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實其腹,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不知常,妄作凶。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吾以是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太上,不知有之﹔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其次,畏之﹔
公乃全,全乃天,
悠兮其貴言。
豫兮若冬涉川﹔
混兮其若濁﹔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品德經》——《老子品德經》
老子:「品德經」:第十二章
是以聖報酬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六合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平,動而愈出。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