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衝_第十三章:新思維(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香港特彆體製具有二重性,好的方麪包含幣值穩定、含金量高,港元與其說是香港法訂貨幣,不如說是張美圓兌換券,職位相稱於準美圓;壞的方麵是香港的金融政策乃至經濟政策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美聯儲變成香港究竟上的央行。聯儲說放水,香港就放水;聯儲起落息,香港多數也同步起落息。香港全部經濟週期被迫與美國綁在一起。

遐想到倫敦當局一貫扮演的攪屎棍角色,及蒙巴頓計劃中給印巴兩國埋下的地雷,很輕易就能瞭解這是給將來持續把握香港鋪路,如果這一條還比較埋冇,那跟末了任港督彭定康下台後在政改計劃、直通車、民主化、終審權等方麵不竭埋雷的表示,申明英國當局是一以貫之、處心積慮的攪屎棍風格。

同時,他們還操縱本身把握的言論不竭放出悲觀觀點,激起香港市民跟隨,剛好香港局勢此時也非常糟糕:

任誌剛這個製勝寶貝被香港言論嘉獎為:任一招!

哈哈哈,世人一頓笑。

8月初,統計數字顯現第二季度呈現5%的負增加,賦閒率上升至4.8%。

比擬其他東南亞國度,香港彙率體製有其特彆性:從1983年10月17日起,發鈔銀行一概以1美圓兌換7.8港元的比價,事前向外彙基金交納美圓,調換等值港元負債證明書後才氣增發港元現鈔。

這套彙率辦理體製挑選在1983年出籠有更深層次啟事――第二年中英簽訂《結合聲明》,商定1997年起中國規複對香港利用主權。

“這冇題目,彆說我在滬江學這個專業就好。”

是以,隻要不竭放水、包管利率在低位才氣保持得了餬口這模樣……冇房地產充當蓄水池吸納多餘資金,那大米就不是3元5元一斤的題目了,能夠會是30塊、50塊一斤。

加息後市場上港幣緊缺,利率拉高,炒家拆借本錢直線上升,而金管局手裡的外彙儲備又遠多於東南亞各國,對峙一段時候後炒家們便被迫結束,隨後每到有人進犯港幣,金管局都采取這套拉高利率的應對體例,確切也頻頻見效,乃至於身處金融風暴中的香港到1998年仍然巋然不動。

美國感冒感冒要吃藥,冇病的香港能夠就要被迫注射掛鹽水了,你分歧步?這套體製頓時保持不住。

如果香港放棄任一招,保持低位利率,穩住股市,那港幣彙率必定撐不住而退出聯絡彙率貶值,做空港幣會有暴利。

在1983-1997間,香港在政治上是英國殖民地,在經濟上是美國殖民地,目睹港幣與美圓掛鉤而倫敦甘之若飴,說此中冇有貓膩,鬼都不信。

換言之就是表示其他老鳥:快來玩吧,我們這開了新場子,贏利很輕易的說……

“說說看?”

如果香港持續用任一招――保持彙率、進步利率,那股市必定暴跌,做空股市就有暴利;

“師弟提示的對,用小琴的口徑,西山富商以後,浩公子!”

【注:同步不必然是同值】

利率進步,必定按捺實業主動性,同時會打壓股市;同時香港另有致命缺點――昂揚的地產代價!此時香港房地產高達每平方英尺(0.11平方米)/萬港幣,而香港淺顯市民階層月支出隻要2萬港幣,換言之一年支出隻能買2個多平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