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異無異,一覺心的異相,這個‘異’便空了,是為覺異無異。比方做夢,當你發覺本身做夢也就復甦了。覺夢無夢,覺錯就無錯。剛纔講的二乘人,能覺心的異相。異便是變異,是與非是異相,善與惡、生與死、人與我、怨與親等是異相。二乘人覺心的異相,覺異無異。以是無是非、善惡、存亡、人我、怨親,以是二乘人是修行勤奮,見到心的異相,覺異無異,便能了存亡。”
“那麼,心的生相又如何?”
“若覺生則無生,無生是甚麼?無生就是佛。佛見心的生相,觀統統法無生,證得無生法忍。煩惱是生法,煩惱不生便是菩提;業障不生就是擺脫;存亡不生是涅槃;眾生無生是為諸佛;是以,佛稱為大美滿覺。”(未完待續。)
……
園林的空間非常泛博,內裡足有億萬人之多,正在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
蘇原問:“念念相續,稍縱即逝,以凡夫的才氣永久隻能見到事相的末端?”
蘇原說:“這裡彷彿白日和夜晚都是非常敞亮的!”
智光說:“也不滿是,這裡多數人都是佛住世時,見佛聞法之人。另有‘聲聞’、‘緣覺’等。”
“太好了,帶我去看看!”
“住相又是如何的呢?”
“有四個等次?心有生、住、異、滅四相?”蘇原問。
蘇原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著,智光說:“晚課的鐘聲響起,快歸去吧!我如果不去插手,會給彆的人產生不好的影響……”
蘇原又問:“這裡的人都是菩薩,或者是阿羅漢嗎?“
“能夠這麼瞭解。”智光說,“何謂滅相?比如我剛纔打一個妄圖,當時不曉得本身打妄圖。打完妄圖,才‘覺’,妄圖在那邊?你有冇有捉到?——減去了!又如起一個惡念,你‘覺’這個惡念嗎?——滅了才覺!以是凡夫對本身的心一點也不覺,滅了以後才覺稱為‘不覺’。”
蘇原說:“那就是說:凡夫隻見滅相;二乘人能進一步見到異相;菩薩更進一步能見到住相;佛對四相全知。這就是為甚麼眾生之間,所見的天下會相差那麼大!”
蘇原說:“這和電腦顯現的事理類似,但更加龐大?”
“佛對心的四相最清楚,最明白,以是稱為明心——覺生無生、覺住無住、覺異無異、覺滅亦無減,生住異滅四相皆無,是為菩提心、清淨心,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
在吉利純潔的光亮當中,釋迦牟尼佛正在宣講:“……我為設便利,說諸儘苦道,示之以涅槃。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智光持續說:“菩薩無住,不住又是甚麼相呢?不住便是無相,不住則內無我相,外無人相,中間無物相,叫作三輪體空。菩薩覺住無住,以是不住存亡,不住涅槃;若住佈施,不能修持戒,若住忍辱,不能修禪定,菩薩如是無所住,六度萬行齊修。”
智光解釋說:“有個‘二乘人’的說法,就是指‘聲聞’、‘緣覺’和羅漢。二乘人看我們凡夫有四倒置:不淨計為淨;以苦計為樂;無常計為常;無我計為我。以是,固執於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