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錄_第416章 歇腳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先是五千米短跑,然後三套軍體拳,然後練刀,挽弓……

督主威武,吳中立即就服了。

周遇吉治兵嚴明,軍紀和戰力淺顯本地軍隊無出其右,雖不知和威名赫赫的關寧鐵騎比擬如何,但比之高第的人馬決然不差。

聞韃子集兵十三萬由多爾袞,阿濟格,多鐸帶領南下,昨日得報已至翁後(遼寧阜新)……

這就是邊軍,氣勢如虹,但常宇並無多大震驚,因為他曾在太原見過周遇吉的人馬,氣勢涓滴不弱。

半晌午,小寺性命令宮字營出關北上,高第的三千精兵雖借了,但不是現借,領令七日內到寧遠便可。

高第在城下批示三千精兵演練各種陣法,常宇在城頭上麵無神采的看著,直至近半個時候,演練結束他才悠悠下城。

三日停止軍罷了,汗青上李自成打山海關時,吳三桂求援清軍,多爾袞命令急行軍,日行兩百裡,連行十三日!

中間練刀的吳中不由停下看著常宇演練,眼神凝重,八極拳中肘法也是最常用的進犯術,他和常宇對戰時,兩人都遭到過對方的肘擊,吃了不小的虧。

可眼瞅著高第那求爺爺告奶奶的一把鼻涕一把淚,加上人家又當導遊帶他賞夜景去看海,又是茶又是酒的接待,實不忍心回絕,因而應了五萬兩,承諾儘快處理餘下。

天氣陰沉的可駭,常宇登關城威遠門,目光跟著長城直入那莽莽燕山,黑山白石層層疊嶂,六合一片蕭殺。

一出關門半條命,多少英魂埋骨。

突聞西邊有聲,陣容浩大,常宇麵露迷惑,快步在城上繞去西門,卻見城外石河岸邊,數千人馬集結正在練習。

“督主督軍關寧,有權變更關寧任何一支人馬,隻是關城獨一兵萬餘,次三千乃此中精兵,督主調走,如果清軍……”

如此對比,小巫見大巫,何況督主小寺人從不賴床,早已洗漱結束到了校場親身練習。

常宇鼓起,不顧海風砭骨,下威遠門繞城去了鎮東門,也就是傳說中的天下第一關的城門,昂首瞻仰那長達五米,寬一米半的匾額,上邊五個大字渾厚有力,傳言是嚴嵩所書,實則本地人蕭顯所寫,日狗侵華時候掠去倭國,後代掛著的是1929年臨摹光緒八年(1882)的臨摹本,現在樓內保藏。

夜深,關城墮入沉寂,總兵府內防備森嚴,燈火通亮,除了裡外三層持刀巡查的衛兵,另有弓箭手明暗設卡。

晨練過後,宮字營回營用飯休整待令。

話隻說一半,常宇瞭然,嘲笑道:“若真等清軍到了山海關,那申明寧遠就冇了”。

關中兵力不過萬,糧草不敷,且欠餉嚴峻,高第不斷的哭窮叫喊。

燭火搖擺,常宇和高第飲茶閒談,吳中在旁側臥,手握一壺燒刀子,臉龐緋紅點頭晃腦,不知是在哼著小曲還是吟詩作對,咿咿呀呀個不斷,時而捏幾個豆子扔進嘴裡嚼個咯嘣響。

直至高第身前,直截了當:“這三千人馬可否借本督一用”。

吳妙手神采一暗,低頭疾走。

隨行貼身侍衛吳中盯著他的繡春刀看了半響,又隨他目光望北,冷靜的摸了下腰間長刀,麵色凝重。

高第苦笑,據他所知,山海關欠餉已達年餘,寧遠略微好些但也有半年多了。簡樸來講加起來冇個三十萬當不疇昔。

李鐵柱,範家千,胡嶺三個親信寺人卻在開小灶,跟著常宇練習搏鬥術,此時正在傳授肘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