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興之路_第193章變化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僅僅是一個季度的成績,如果放大至整年就是2000餘萬了。當然帳不能如許簡樸的算,要考慮實際的支出環境。但利潤不即是支出。利潤是真金白銀,和支出有著本質的分歧。

“我曉得”韓誌勇點點頭。他當然曉得是快報數,玄月份的最後數據要在國慶節後才氣定下來,但快報數就充足了。

玄月份的快報數出來後,韓誌勇的心就落在了肚子裡。四時度瞻望打算幾個部分早就報上來了,營銷部的,發規部的,出產部的,另有財務部的。一些數字有出入,但不大。韓誌勇對比整年目標做了個預判,以為除了主營停業支出外的幾個首要目標:利潤、兩金占用,勞產率、EVA、本錢用度率及資產負債率都有能夠完成。比擬之下。利潤要差一點,畢竟當時是建立在120億的根本之上的。但如果本年發賣支出實實在在衝破100億,“做出”要求的利潤並不難。都說總管帳師一支筆,加加減減出效益,這類事他乾的多了,但卻不能主動去乾。要等一把手發話才行。不然便能夠搞成著力不奉迎,出事本身背的局麵。

實在帳不能如許算。因為公道化建議不但是對證量節製的。更多的是質料耗損和工藝改進的,那些方麵的節儉並未計入。六分廠下料工段改進了板材的套裁,技術部認定該項改進會帶來130萬的節儉,提了13萬的嘉獎,是他影象中最大的單筆獎金了,出產辦理部精益辦理辦公室通報收回後引發了全廠顫動。因為阿誰工段不敷30人,每小我均勻拿了4000餘元獎金,天然讓人眼紅。韓誌勇當時以為那不過是陶唐為了給他大力推行的精益辦理貼金抹粉罷了,誰會去質疑技術部的認定?

但財務目標的改良是實實在在的,幾個首要的目標都向好,紅星是個大廠,百分之零點一的改良都是了不得的,就像質量喪失的降落,不過五百萬,聽起來很大的數字,但對於紅星廠而言,所節儉的尚不敷兩日開門的耗損。但韓誌勇不是那種好大喜功之人,他向來以為本錢的節儉正該從一點一滴做起,正因為紅星是個大廠,節儉的麵非常廣,可節儉的處所非常多。從這一點上談起,他是附和陶唐的運營理唸的。

韓誌勇不附和駱衝的闡發氣勢。駱衝老是麵麵俱到,實在哪一條也闡發不到位。韓誌勇更喜好凸起某一點,如果每個季度都能在某一方麵獲得改良,幾年下來,公司的根本辦理必將上一個大台階。

剛纔對證量部闡發陳述中吹噓獲得質量管控成績的啟事是推行精益辦理有點嗤之以鼻,以為是對陶唐的赤裸裸的拍馬屁。但現在必須當真考慮了。獲得的成績背後必然有啟事,如果不是精益辦理的結果,那就得找出其他啟事來。但韓誌勇找不到。實在,企業辦理中冇一項本錢的緊縮節製背後起首是本錢的增加,比如要降落廢損,就必須先投入,或者改良設備,或者增加查驗。或者竄改工藝。企業的每一項大型投入都瞞不過總管帳師,韓誌勇清楚,公司並未針對證量近況做大的投入。要說投入,也就是三季度對公道化建議的嘉獎正規化了,逐月兌現。韓誌勇記得這個數字(他對此很有微言,以為美滿是嘩眾取寵),約莫是110萬元,因為有陶唐的唆使,韓誌勇不能扣下這筆錢,並且在他看來獎金額也就是毛毛雨。嘉獎的工具主如果技術職員和一線技術職員,就以一萬人算,均勻每人拿了110元。這算是增加了野生本錢,但換來了質量喪失降落504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