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女_第二章 鄭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去歲八月,大兄結婚後,父親讓舅母帶回平城一封親筆信給外祖父,欲接她和五兄回滎陽。

帶去南楚,使建康為之紙貴。

昨日傍晚,高平城外,保護與羯胡的苦戰,最後,以五兄答允盧衡去襄國而告終。

正因如此,五兄受阿舅影響很大,尤喜辭賦。

五兄鄭緯承諾跟從盧衡去石趙都城襄國,前提之一便是讓餘下的護戍衛送她回滎陽鄭家,為此,五兄還特地要求盧衡在高平城外多候半天。

羯胡在城外紮了一夜的營,直到鄭綏分開,高平城的城門始終緊閉著。

外祖父便以此為藉口,回絕了父親要接她和五兄回滎陽鄭家的要求。

因而,在平城還處於北風蕭蕭冰河未開的時節,乃至在冇有接到父親從滎陽來的複書時,就讓她和五兄出發了,並派了五百保護跟從護送。

而對於二兄鄭綸,在鄭綏的腦筋中僅隻要一個名字,比擬於大兄去過一次平城,二兄是一次也冇有去過,乃至在外祖家,外祖母會常提起大兄,卻從未提起二兄,並且,父親四時派人送禮到平城,附上的信,常常都是提及大兄邇來進益,或是又去了那裡遊學等各種環境,對二兄倒是隻字不提。

安叔對這一帶的地形很熟諳,五兄叮囑過安叔,令安叔佯裝南行回滎陽,等出了高平,不走官道,另擇巷子,轉而往北折往上黨,去上黨找桓裕,桓裕必然會派軍士護送她回滎陽。

崔行先,即崔彥,字行先,鄭綏之母舅,出身博陵崔氏,瀏覽經史,很有文才,以善辭賦聞名於世,當今在鮮卑人慕容氏建立的大燕朝廷中任國子學博士。

當安叔讓馬車往北折時,全部路程開端快了起來,馬車一起疾騁。

當時,大兄見到她時,蹲下身,伸出兩手要抱她,她卻不肯意,扭過甚,冇有走疇昔,還是一旁的五兄拉她疇昔的,以後大兄笑著揉了揉她的丱發,“熙熙都長大了,再也不消阿兄抱了。”

而五百保護,隻剩不敷二百人,戰死者達三百餘人。

分開高平,持續往南行,馬車行駛得很慢。

兩年後,五兄鄭緯年僅十二歲,一篇《平城賦》,名動大燕京師平城,當時,正逢南楚尚書令謝攸出使平城,覽此賦後,為之震驚,讚歎曰:不料北地有此奇才,文章不輸江左。

除五兄外,鄭綏另有兩個同母兄長,和從小一起長大的五兄比擬,鄭綏對大兄鄭經非常陌生,間隔現在,她比來一次見到大兄鄭經,也是在三年前了,當時,世林表兄結婚,大兄來平城插手婚儀。

自永嘉南渡後,前朝政權自洛陽南遷至建康,一百多年間,中原大地混亂不堪,戰亂不息,各族各豪強各自撻伐,常常屍橫遍野,流血漂擼,極其不安寧,而滎陽至平城路途悠遠,兼滎陽才方纔置於大燕的節製之下,中間另有漢人毌丘氏建立的大夏政權和羯人石氏建立的大趙政權,以及西邊的大涼政權都對洛陽虎視眈眈,乃至包含南邊的南楚蕭氏政權,都未曾對洛陽放棄過打擊。

大兄比她大十歲,把她穩穩地抱在懷裡,站起家時,鄭綏才發明,大兄很高,她隻得忙抓住大兄的衣衿,一顆心都吊了起來,直到進屋後大兄把她放到炕上後,她方鬆了口氣,但是,大兄的目光諦視著她半晌,卻又愣愣道:“熙熙長得越來越像阿孃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