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女_第五十一章 相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桓裕之父桓烈,運營荊州已達三十餘年,奠定了譙國桓氏家屬在南楚政權中無可憾動的職位。

荊州為南楚軍事要塞,能夠說把握著南楚的命脈。

“阿耶去吧,我去找阿嫂就好了。”

“阿耶就知熙熙明理懂事。”鄭瀚滿臉欣喜,伸手悄悄撫了撫鄭綏的肩頭,“等五郎看過後,阿耶派人把這幅畫送給你阮世父,請他幫熙熙潤色一二。”

又打趣道:“何況,工筆劃上,不管是阿大,還是阿寄,都遜熙熙遠矣,他們可白吃了那麼多年飯,更遑論家中姊妹,可誰也比不上熙熙。”

荊州,對於這個地名,鄭綏並不陌生,桓裕之父桓烈,鎮守荊州,也曾聽大兄提過:得荊州者控江左。

他自小研習詩書經義,於丹青上的成就實有限。

“好,我頓時疇昔。”鄭瀚眉頭一皺,他是最厭這些俗事,偏每回有事,阿兄都會喚他疇昔,常常他隻是旁聽,實不肯費心去想這些。他想著,天下之大,隻要滎陽一隅安寧,其他處所如何,又有何乾係。

《名姬帖》,是前朝一名女書法大師的傳世之作。

“已經好了,阿耶瞧瞧。”鄭綏抬頭一笑,退了小半步,身子往中間挪了挪。

父親已從榻上起了身,問:“但是已畫好了?”人已走到案幾前,侍立在側的采茯和杜衡退後了兩步。

頓時,鄭瀚隻感覺心軟得一塌胡塗,神情完整溫和下了來,“阿奴到底比熙熙大幾歲,熙熙既已明曉此中之理,等過幾年,熙熙大了,手勁上去了,再加上幾年練習,就會必然能趕上阿取。”

鄭瀚瞧著蒼叟一臉的焦心,不由問道:“可說了甚麼事?”

她冇說,疇前在平城,阿舅為了讓她體味春蠶吐絲的含義,還特地讓她和五兄去親眼目睹春蠶吐絲的場景。

“我瞧著,就是熙熙的最好,連阿奴在畫工上都不上。”鄭瀚轉頭悄悄颳了下鄭綏的鼻子,力量很輕,如撓癢普通,鄭綏避之不及,拽著鄭瀚的廣大的袖口,抬頭道:“我不信,阿耶就哄了。”

京口七郎君,是四叔公的嫡宗子,族中排行第七,比鄭瀚年長六歲。

二兄還逗她:女郎當習《名姬帖》,何作郎君書?

筆法雖稚嬾,卻不影響畫上的線條,更不影響畫上的人物新鮮,畢竟春秋擺在這兒,鄭瀚不住地點頭,臉上的笑意更盛,公然名師出高徒,從中了能夠看出崔行先用心很多,不管是五郎鄭緯,還是十娘鄭綏,工筆劃的程度,已遠遠超越了同齡人,假以年代,必能稱得上大師。

雖止住了聲,但父親鄭瀚還是聽到了,恍過神來,笑了笑,“都好了?”

鳴玉軒中,鄭綏一昂首,就瞧見父親鄭瀚處於怔忡中,兩眼盯著她發楞,倚坐在臨窗的榻上,西照殘陽灑落在微有些佝僂的後背,儒雅白晳的麵龐,似籠上一層暗影的暈圈,不知如何,一刹時,鄭綏月朔望去,隻想到孤寂兩個字,再定晴一瞧,隻感覺父親整小我都閃現出沉鬱之氣來,驀地一下就噤了聲,不知說甚麼纔好。

聽了這話,鄭瀚嗯了一聲,叮嚀了采茯兩句,和鄭綏出了鳴玉軒,卻回身回起居室,換了身衣裳,纔去琅華園。

說著,伸手指了指畫中間那位以五色細線對月頂風穿針的仕女,神情專注,如同當時景象重現,一躍絹紙。

案幾上是一幅人物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