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這一種蠱會使養它的人暴富,也會使養它的人產生災害,因此不能獲咎它。如果偶然持續扶養它,要籌辦一隻小箱子,放些金銀錦綢,把金蠶蠱墿谘麵,然後把這隻小箱子放在路旁,任憑彆人把箱子攜走,叫做嫁金蠶蠱。
這件事被人向隋文帝(西元五八九──六○四年)參了一本;文帝說:這是一種妖怪,命令把徐阿尼趕走,不久獨孤迤被正法刑,他的弟弟向文帝要求,才免官為庶人,貓鬼也消逝了(見隋書獨孤迤傳)。
《嶺南衛生方》雲:製蠱之法,是將百蟲置器密封之,使它們自相殘食,經年後,視其獨存的,便可為蠱害人。
破,一邊忿忿地罵道:“著[1]蠱了,著蠱了。挨刀砍腦袋的,誰放的蠱我已曉得了。她不從速收歸去,我是不饒她的!”如果吃魚不慎,魚骨卡在了喉嚨,母親就會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嚥幾大口飯,將魚刺一股腦兒地吞下肚裡。隨後叫小孩到大門口默唸著某或人(被以為有蠱者)的名字,大聲喊叫:“某某家媽有蠱啊,她放蠱著我,我曉得了,她不從速收歸去,我是不饒她的:哪天我要抬糞淋她家門,揀石砸她家的屋頂,讓大師都曉得她家有蠱,有兒娶不來,有女嫁不去哩!”喊聲中充滿了氣憤和仇恨。傳聞通過這類喊寨的體例,“放蠱”的人聞聲了,內心驚駭,就會主動將“蠱”收歸去。
曾起周的病稍有轉機就迫不及待的向興國縣正堂控告趙如瞻放蠱害人,這件事情才公開出來。本地的大夫陳錫卿並將曾起周等八人的蠱毒治好,他們八人肚裡的蠱並從大便解出。這件放蠱的案子本相明白今後,吳老6、楊老六二人並說出趙如扶養的蠱,共有瓜蠱、蛇蠱和蟲蠱等三種。瓜蠱就是瓜蟲,形狀像瓜,大小如一枚棗子。蛇蠱的形狀像蛇。蟲蠱比蛇小,數量很多。曾起周等八人中的蠱毒是趙野生的蟲蠱,是從水草裡采來的一種草“雞脊柴”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