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瘦子對望了一眼,心想一樣都是玩明器撈青頭的,可你看人家這遊輪船長這倒騰的都是甚麼貨品,還是他媽的成本錢家們有本錢,並且可謂是賊膽包天,連佛爺的東西都敢擅自販運,就不怕遭雷劈天誅,也難怪這船好端端的就會丟失航向碰到海難,現在讓摸金校尉撿了現成便宜,歸去真得給祖師爺燒幾柱高香了。
之前在北京番故裡,大金牙曾經跟我說過,世上值錢的古玩,幾近件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經曆了千百年的光陰,被無數人保藏把玩,或是在宅兆中與世隔斷,培養了古物本身的風骨和脾氣,真東西拿在手裡會帶給人一種“舊事越千年,在滄海桑田世事竄改中追古撫今的特彆感受”,如果長年與古董明器打交道,這類難以言宣的感受就會更加激烈,在辨彆古玩真偽的體例中,直覺是最關頭,也是最難學會把握的,乃至能夠說這本領不是能學來的,如果不在古玩堆裡摸爬滾打個幾年,底子就不成能入門,憑的是本身的悟性和經曆。
我心頭一陣狂跳,這件青頭實在有夠燙手,實在盜墓摸金就是奔寶貝去的,不過世上之物,能稱之為“寶”的,也分好幾個層次,淺顯的明器已是代價不凡,買賣脫手可獲暴利,不過有些世上罕見罕見的神器,即便弄到手裡,也不必然能賣得出去,那種代價連城的東西,底子就不該該落在凡夫俗子手裡,這套“天衣”,也不曉得是東南亞哪處寺廟裡的鎮寺之寶,竟會落在此處。
我多少懂些佛教的典故,能夠這套“翡翠寶衣”是泰國印度等佛法昌隆之地,給寺廟裡金身佛像穿戴供奉的衣龕,隻要職位極高的僧侶在佛教傳統節日中,纔有資格給金佛穿戴,供帝王貴胄朝拜焚想,淺顯老百姓在平生當中,連看它一眼的機遇都冇有,是名副實在的“天衣”。
我暗讚一聲,真他媽是件玩意兒,想不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廢工夫,貨真價實地寶貝擺在麵前,觀之令民氣慌,還不太敢信賴這是真的,並且為了這麵古鏡,已經搭上了一條性命,從我的代價觀來看是不值得的,在一件希世國寶,和一條淺顯蛋民的性命之間,我寧肯挑選後者,但既然已經支出了代價,東西是必定要帶歸去的。
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