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其掐算闡教弟子應當分開離恨天的時候,方自回了離恨天,卻哪推測,顛末鴻鈞老祖駕前時,卻仍見闡教四弟子在聽老祖講道,正值老祖翻看天冊道:
這四人昔年曾被雲宵在九曲黃河鎮中消去了頂上三花,胸中五氣,道行一落千丈,雖有大羅金仙之名,卻早無實在,哪比得上雲中子這般好命,殺劫當中落個滿身,反成了本色名歸的大羅金仙。
“若小妹前來,你可托她叮囑周瑜,經心幫手我弟,莫要負我與他相知的雅意。”
想畢大師都清楚這於吉是何人了,不錯,於吉恰是那觀音菩薩所化。
而究竟上也恰是如此,一來,通天教主跟從鴻鈞老祖在渾沌中的紫宵宮中修行日久,戾氣已然有所減,而聽到如許的話天然便大解心頭之恨。而自從闡教四弟子轉投了佛門以後,通天教主更是大為解氣。
若非鴻鈞老祖有此一言,就算是給四人莫大的膽量,又哪敢叛變師門?(要曉得我們凡人的端方,多是賢人立得,叛變師門在人間便是大罪,在仙界中更是大為不逆),這四人也自知自家事,自此便隱在西方,不敢與其他闡教門人相見。
通天教主聞言神采不由一變,佛教當興的意義,便是闡教將要受大波折,有朝一日自會丟了目前的超然職位。通天教主算來,也當是五十六億年再現殺劫之時,卻不想,竟會來得如此之快,公然是報應啊。
孫策撫摩大喬柔發,指尖從中遊離,緩緩道:
通天教主脾氣傲岸,自不肯見這些闡教後輩,便自離了離恨天四周遊逛。
卻不知,當時坐下聽道這四小我都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彆離是普陀山珞珈洞慈航道人,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夾龍山飛雲洞懼留孫,鴻鈞老祖說出如許的話後,四人聽完講道各歸洞府之時,卻不想碰到了西方的準提道人。
這卻要提及一段舊事,想當年封神一戰,通天教主被四大賢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西方二聖)困住,鴻鈞老祖親至人間,纔將通天教主帶走。
不幸江東小霸王,死時方二十六歲,端的是可悲可歎。
大喬聞言,淚若雨下,隻是一個勁的點頭,孫策方要閉眼,忽又道:
自此,通天教主一向在隨鴻鈞老祖在離恨天修行,以消其戾氣。直到一件過後,才泄了其心中戾氣令其回了碧遊宮。
當年,闡教十二金仙中四大弟子有幸前來拜見鴻鈞老祖,聽其論道。